第2章(第 4 / 5 页)
家中已有一人参军,而我是仅存一子,假身份你就查吧,一查一个不吱声。
反正对方又不会真的去核实,通常看你表情不像说谎,就放你离开。
......
两人交流一波姓名后,宋坤好奇问道。
“政哥,你家在哪?”
因为这个时代并没有出现“哥”的称呼,仅通假“歌”字。
最早出现在魏晋时期,由鲜卑族传入中原,唐初称呼父亲,部分人也喊“哥哥”。
因此,嬴政没听懂宋坤为何要叫他“政哥”,他还以为,这是宋国的敬语,“哥”只是那边的口头禅,倒也不纠正,广有七国,各有风俗。
于是他礼貌回应,也称呼对方为“坤哥”。
“......”宋坤愣住,这一声“坤哥”,居然在近两千五百年前,由秦始皇亲口对我说道?
“你还是不要叫我哥了,受不起。”
“???”嬴政疑惑不解,礼尚往来不对吗?
宋坤稍微圆场:“你我身份有别,称呼不宜相同,以后,你就叫我单名吧。”
嬴政眼神微闪,低吟道:“你怎知身份有别?”
【秦始皇好感度25-10】
“因为——”宋坤急中生智,“因为我看到你被公子迁等人霸凌,即便你身着褴褛,想必身份应该不俗。”
接着呵呵笑道:“怎不见他一个贵公子,过来欺负我这流氓?”
这样解释,嬴政心里将信将疑,纨绔子弟虽品性不端,倒也不至于无聊到欺负一个“氓”。
先秦时期并无人民/百姓的说法,而是分“黎民”和“氓”,而“黔首”之说,为秦始皇大一统后改称。
黎民,即本土百姓,有资格在城中居住,而氓,则是多指从外地迁来的(奴隶)流民,只能住在城外。
嬴政抱着一个竹筒,里面装着“醢”,也就是肉酱,这是赵姬喜欢吃的东西。
“宋君,我得回家,阿母还在等我呢。”他很聪明,也很谨慎,没有道出家中位置。
先秦时期的称呼,平民通常只喊名字,姓氏那是书面语。而稍微有点文化的人,对男子可称呼氏+君,对女子可称呼姓/国+姬。
由此看来,嬴政还是很有礼貌的,或者说,他对宋坤的救命之恩
反正对方又不会真的去核实,通常看你表情不像说谎,就放你离开。
......
两人交流一波姓名后,宋坤好奇问道。
“政哥,你家在哪?”
因为这个时代并没有出现“哥”的称呼,仅通假“歌”字。
最早出现在魏晋时期,由鲜卑族传入中原,唐初称呼父亲,部分人也喊“哥哥”。
因此,嬴政没听懂宋坤为何要叫他“政哥”,他还以为,这是宋国的敬语,“哥”只是那边的口头禅,倒也不纠正,广有七国,各有风俗。
于是他礼貌回应,也称呼对方为“坤哥”。
“......”宋坤愣住,这一声“坤哥”,居然在近两千五百年前,由秦始皇亲口对我说道?
“你还是不要叫我哥了,受不起。”
“???”嬴政疑惑不解,礼尚往来不对吗?
宋坤稍微圆场:“你我身份有别,称呼不宜相同,以后,你就叫我单名吧。”
嬴政眼神微闪,低吟道:“你怎知身份有别?”
【秦始皇好感度25-10】
“因为——”宋坤急中生智,“因为我看到你被公子迁等人霸凌,即便你身着褴褛,想必身份应该不俗。”
接着呵呵笑道:“怎不见他一个贵公子,过来欺负我这流氓?”
这样解释,嬴政心里将信将疑,纨绔子弟虽品性不端,倒也不至于无聊到欺负一个“氓”。
先秦时期并无人民/百姓的说法,而是分“黎民”和“氓”,而“黔首”之说,为秦始皇大一统后改称。
黎民,即本土百姓,有资格在城中居住,而氓,则是多指从外地迁来的(奴隶)流民,只能住在城外。
嬴政抱着一个竹筒,里面装着“醢”,也就是肉酱,这是赵姬喜欢吃的东西。
“宋君,我得回家,阿母还在等我呢。”他很聪明,也很谨慎,没有道出家中位置。
先秦时期的称呼,平民通常只喊名字,姓氏那是书面语。而稍微有点文化的人,对男子可称呼氏+君,对女子可称呼姓/国+姬。
由此看来,嬴政还是很有礼貌的,或者说,他对宋坤的救命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