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 1 / 2 页)
    安抚过三王爷后,我去见宁骜,他正闭着眼手掐着眉心仿若座雕像。


    我略一忖,轻手轻脚走到他身边,拿起个橘子慢慢剥起来。


    柑橘皮特有的清香气弥漫帐中,宁骜也睁开了眼。


    “公主。”


    他见到我便起身行礼,我要免也没拦住。


    “将军乃万千人安危所系,事务繁忙更要保重身体。柑橘皮的气味有提神醒脑之效,乏累时不妨嗅一嗅。”


    我选了一个轻松的开场,宁骜眉头也舒展了些。


    接着我也没提那事,而是给他讲了个故事。


    某村有户新搬来的人家,屋前不远有棵枣树,但结的果甚小。


    于是这家主人便开始施肥疏枝,好好护理。


    到了第三年,枣子已又大又圆,结了满树。


    可这会儿来了个人,都不招呼一声拿竿就打下大半。


    主人来问还一脸傲慢说那枣树是他种的,若没他栽下那棵苗,现在一粒枣也不会有。


    主人不忿,说从前那枣又小又涩,不是他打理,根本没今天。


    最后谁也不服,闹到了村长那儿。


    老村长听完两边陈情,也不急着断案,慢悠悠编了个漏孔的笸箩。


    编完后说:


    “你俩都有道理,树是根本,无树便无果,但如果不精心栽培,枣子显然也长不了那么大。这个笸箩的洞我编得和当初的枣子一样大,你们拿去装打下来的枣儿吧,漏得下去的就跟以前一样属于前主,漏不下去个大的就仰赖培育之功属后主。”


    宁骜听完终于笑了。


    我也带着笑,道:“这故事的关键其实还不是村长的机智,而是在于,他能制定一个解决问题的明文规定。”


    宁骜息了笑意,认真看着我。


    我知道可以说下去了。


    有些人既现在就闹着如何分枣,那就立下规矩,各拿各的,有法可循后谁再逾矩,就是蓄意破坏守城联盟了。


    我把粗拟的条令拿给宁骜看。


    其实就是两条。


    其一是写明给来投者依照官爵提供的生活条件。


    其二,也是核心的一条,是规定战时城内外土地房屋资源统一调配,征用采取记功补偿制,用的哪家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