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0(第 1 / 3 页)
    语起来:“唉……这、谁有你宝贝呢?”
    文寿猛一抬头,顿时破涕为笑,小兽一般地,贴着关鸿名的肩颈窝儿又磨又蹭起来。
    关鸿名捏着他的脖子,经历了方才的大事儿,这时候心里竟还能暖融融地,有些发痒。他低头嗅了嗅文寿的头发,也是暖的,带些海上的风,又带些草木的香。
    文寿磨蹭了半晌,终于垂着头,正对着关鸿名了。他不说话,只是笑。
    关鸿名望着他,无端端地记了起来:那本厚重的浮士德到哪里去了?
    他思忖了半天,却得不到结果,便伸出了手,勾着文寿的脖子,向下轻轻地一压。
    罢了,如今纵然找到了,也并无大用:要是魔鬼拿文寿来引他订下契约,他也想不了什么地狱天堂,必定爽快地答应了。
    雷雨终有竟时,草木自当一新。
    第二十五章
    1926年,九通城法租界。
    晨雾方拂,朝鸟啁啾。
    文寿睡在一张雕花木头双人床铺上,迷迷瞪瞪地向旁一摸,空的。
    “大哥——”
    没有人应。回答他的,只有一串小而细碎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接着停在文寿的床边,摇摇晃晃地:“啊,文、文。”
    文寿听见是他,眼皮子也不抬,用被子蒙住了了头,在床上扭了一会儿,末了睡也不着,干脆坐了起来。
    关川生睁着他的圆眼睛,脑袋比床稍稍的高一点儿,在文寿旁边乖乖地盯着他瞧。
    他是关家的三儿子,本来大名叫鸿禄,可是文寿很不喜欢他名字里带个鸿字,拿张白纸冥思苦想地写了个“三”,最终将白纸一横,成了个川字:“以后,就叫他川生!”
    川生今年三岁半,正当会哭会闹,要死要活的年纪。然而川生十分地乖巧。文寿猜想,自己在美国读完书的这段时日,这小屁孩子长年累月地和大哥在一起,是被关鸿名教育得好。
    文寿俯视着他,先摸了摸他的脑袋,继而问道:“大哥呢?”
    川生回过头,伸手向楼下的厨房比划。
    文寿光着半截身子,翻身下床,弯腰抱起了川生,要向楼下走。
    关鸿名在厨房炖着粥汤,忽听得背后窸窸窣窣的声响,一回头,正好撞在文寿的肩膀上。文寿单手抱着川生,按紧了他的细脖子,不让他回头,接着俯下身,用鼻子尖蹭了蹭关鸿名的脸颊,口齿不清地喃喃:“大哥。”
    关鸿名哭笑不得,仰着脸任他蹭:“几岁了?刷过牙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