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竹秋 第263节(第 1 / 6 页)
    每条举措她都阐述了细则,比如第一条里提到一些良善商贾经常出资为本地捐建桥梁、道路、堤坝、海塘……朝廷可允许他们用善款冲抵纳税,这样可促进商贾们积极捐建公共工程,减少官府在这方面的投入和由此产生的腐败。当然慈善工程须经过验收核算方允许抵税,防止官商勾结,谎报工程金额和以劣质工程敷衍。
    再比如收税标准不能一刀切,对资产雄厚的大商户和暴利行业提高征税额度,减少小商户的纳税,避免与民争利。
    奏疏属上柳尧章的名字递交上去,朱昀曦看后命发六部讨论。
    不出他所料,绝大多数大臣们不分派系集体反对,因为这份奏疏不止涉及税改,还威胁到官老爷们的切身利益。
    打个比方说,皇帝是大佛,官员是和尚,百姓是善男信女。
    这尊大佛供在紫禁城里,和尚们可轻轻松松收取信众们的香火钱,用这些钱满足七情六欲。若大佛下到民间,了解了信众的疾苦,知道座下是伙骗钱劫色的酒肉和尚,他们的好日子便到头了。
    言官们带头攻击柳尧章“妄议朝政,煽惑君主”,“包藏祸心,以管窥之说导君父于危境”。
    更有人拿出捕风捉影的看家本领,挖空心思挑他的罪状,连他“惧内”这条都被扯出来弹劾。
    以往哪个大臣遭遇这种围剿最轻都会落得贬官外放,从此一蹶不振。
    幸好朱昀曦先排兵布阵,把萧其臻安插到刑部尚书的位置上,又让锦衣卫密切配合。
    言官们疯狂泼脏水,萧其臻就从后方包抄。这些人都是长蛆的蛋,错处一大把,不消半个月查办了十几人。
    大臣们看出皇帝在杀鸡儆猴,稍有收敛。朱昀曦趁机宣布将采纳柳尧章的建议南下巡视。
    这决定更犯众怒,朝臣们怀疑皇帝早有南巡意愿,柳尧章的奏疏只是个幌子,都像护食的狗狂吠起来。
    先由言官组织第一轮抗议,之后文官们迅速声援。
    说朱昀曦不顾个人安危,劳民伤财,名为巡视,实则想游山玩水。
    并翻出他少时的旧账做证据,说他自幼轻万乘之躯,重无益之事。喜驰马捕鱼,操弓玩兽,不亲正人,不闻忠言,圣贤议理不明,古今治乱不知。如今做了皇帝仍不知改过,倘若执意南巡,定会加重民生困苦,加速政事弊坏。
    钦天监那帮官员还搬出天象劝谏,说今日京师狂风大作,摧毁了太庙屋顶的脊兽和天坛周围的树木,这是天心示警,假如皇帝再一意孤行,定会招致更大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