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期待(第 3 / 7 页)
本和韩国一样被米国控制,但是在经济问题和产业核心的问题上,日本人很刚。
    他们的核心产业一直在和美国人对抗,在拉扯,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悲壮的抗争。
    也就是说,日本企业极尽所能地排斥米国资本入侵,尽管输多赢少,且困难重重,但无论是产业自主权,还是利润,他们都不想放出去。
    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有民族性格的问题,也有七八十年代,日本人自己给自己挖的坑。
    比如,终身聘用制就是其中之一。成就了“躬匠文化”,也把所有的企业坑的不轻。
    总之,不管怎么说,日本企业不像韩国,上来就跪姿,而是一直在和米国对抗。
    这也是为什么米国不采用对付三星、lg的策略对付日本企业,而是还要成立euvllc去和日本光刻机产业对抗的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真的就这么刚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就是死磕到底也不给你?
    当然不是,小日子过的不错的其实会变通着呢,也鸡贼得很。
    光看后世,一个一个的日本企业鞠躬道歉,造假问题就知道了。他们没那么固执,也不是非要和米国人拼刺刀。
    而是…真的没办法。
    不但他们想拉米国人入伙都拉不了,甚至米国人不到万不得己,也根本不想入手日本企业。
    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上前提到的“终身聘用制”。
    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员工只要进了这家公司,那就能干到退休,公司不能开除。
    这是七八十年代,日本高速发展之下的奇葩产物。
    经济发展太快,所有企业都在抢人。抢来抢去,就不仅仅是高薪、高福利的问题了,还抢出来了这么个法案,就是“终身聘用制”。
    可是这个法案,在日本飞在天上的时候还看不出来问题。一棒子被米国削懵之后,就完了,成了日本社会的最大毒瘤。
    一个人,高薪签订一份劳动合同,这辈子就不愁了。
    不能裁员解雇,不能降薪,大伙儿混资历,谁的资历高就听谁的。
    好处是:在应用科技领域,也就是之前说过的,不断试错,在一千一万种方法中找一个正确答案的实验中,能沉下心来干事情,把行业不断深挖。
    服务行业和制造业也容易更好地贴近用户体验。
    坏处就是,企业真扛啊!企业臃肿,管理固化的弊端无可避免。
    有人可能会说了,这多好啊!对底层劳动者很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