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红、手铐和倒带(第 4 / 6 页)
、大脑、嘴唇,全身的骨骼、每一块肌肉,都在纠缠,试图攫取他的呼吸,要把他彻底融进身体里。
    为什么呢?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思绪困惑不解。
    船员们露出神秘而了然的微笑。
    鳄鱼闭上嘴,火烈鸟抖了抖翅膀,放下另一条腿,猴子露出蓝色的屁股,河马停下前进的步伐……它们默契地转身,缓缓走进秘境深处。
    手铐不停地晃动。
    他们是困在同一艘船上的犯人,要在无边的大海上找到生途。
    她浑身颤抖,在他的锁骨上留下浅浅的牙印,咬得他下腹发紧。
    “再咬就操死你。”他咬牙切齿。
    “敢操我就敢咬。”她不甘示弱,抚过锁骨上被杯子砸出的红痕,揪住他的乳头。她试过,这也是他的敏感带。
    不出意外,室友反手抓住她的手腕,想要把她压在身下。
    她极力反抗,抓住一切可以借力的支撑点,要保住自己的上位。
    因为无法分开,他们只能纠缠着握住彼此的手。
    他先妥协了,把她紧紧按在身前。
    她弓起身体,抱着他的腰,把热气和尖叫灌进他的胸口。
    “相信预感!”
    《灵性、海鞘和第八色草场》的扉页印着这样大写加粗的一句话。
    这是说要相信直觉、第六感之类模糊的个人感觉吗?
    开卷之后,这个疑问就会得到完美解决:
    叁分之一读者在到达第二十页前放弃,心中只剩下“我操啥玩意儿”的感想,不会再记得这个问题;
    叁分之一读者会艰难跋涉到一半,然后被努尔人对牛的上千种命名击溃,在“哞哞”的幻听里落荒而逃;
    还有叁分之一读者顽强抵抗睡意,坚持到了最后,然后一边痛骂作者一边撕掉书。
    只有非常少的读者,可能是拿书打苍蝇、赶蜘蛛、打孩子,也可能只是拿厕所读物时手滑,或者主妇用它当杯垫不小心打翻了杯子——总之是由于某种诡异的巧合,让书飞了起来,书页抖动,露出被折进装饰页的一行小字:
    “你与世界等重。”
    这其中又有部分读者会误认为此句是对自身体型的侮辱,部分读者早已忘了前面的内容,部分看到的人不是读者……于是迄今为止,尚未有人评论此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但很多人已经在像答案中所言的那样行事。
    这不是说他们从这本书中学到了什么。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