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266节(第 6 / 7 页)
过。确定了这条消息是真实的,才从省城连夜坐火车来了海浦。
    “只要你保证一定会进口最先进的渔轮,并且让我当这艘最先进渔轮的船长,我就能从省渔调任到你们海浦来。”潘实在叹口气说,“不瞒你说,这几年省渔在近海的捕捞数量也在急剧下降,我早就跟省渔的领导提议过,尽快购买能用于外海的渔轮。光是买船的申请我就写过二十多份,但是全以资金不足为由被退了回来。”
    “省渔这些年在省内渔业一家独大,很多人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缺少居安思危的意识。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思想并不落伍,开了这么多年的轮船,就想在退休前看看世界最先进的渔轮到底长啥样,想去外海渔场尽情地捞上几网!咱们一直因为生产工具被困在近海,可是附近的几个国家,早就已经在外海和远洋吃得肚皮滚圆了。要是退休前不能去远洋渔场看看,真是不甘心呐!”
    宋恂语气真诚道:“我也不瞒您说,我们之所以要招聘大学生船长,其实是因为新船长要跟外国专家学习新船的使用技术。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航海经验,学技术的过程会比较艰难和漫长。不过,听了您的经历后,我又觉得我们之前的想法确实是狭隘了。三十年前,您能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军人的毅力,从外国人那里学到当时最先进的轮机技术,我相信三十年后,思想并不落伍,甚至还格外超前的潘船长,一样能以最快的速度,从外国人手中学到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渔轮使用技术!”
    “对!”魏紫抚掌接话说,“潘船长这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潘实在谦虚地摆手。
    宋恂起身握住潘船长的手,笑道:“潘船长,海浦海洋渔业公司的大门会始终向您敞开,欢迎并期待您的加入!希望咱们可以尽快并肩作战,一起打到远洋去!”
    *
    宋恂当晚亲自将潘实在送上了返回省城的火车。
    他这样的渔轮大队副队长从省渔出走,不是小事。
    没有个把月的时间,调职手续是不可能办下来的,期间潘实在肯定会被省渔的领导和同事各种挽留和劝阻,打消他跳槽的想法。
    不过,潘实在是宋恂目前能找到的资历和素质最好的轮船长了,如果对方自己没这个心思,宋恂不会主动去挖省渔的墙角。
    但是潘实在本人既然已经有了跳槽的意愿,他就不可能错失这次机会,放手让人再将其劝回去。
    宋恂将人送走以后,当晚就拉着郭志勇一起去找了袁书记和行署的王专员。
    当省渔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