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 第166节(第 3 / 5 页)
的腐竹。
    然林立文这一次,是既不打算将这些腐竹拿出去售卖,也不打算拿去赠人。
    有些事情林立文也并非什么都不清楚,比如京中那些贵人和商者们也派遣了人来庄子上学腐竹制作技艺一事。
    林立文一视同仁的教授,不过是因为这也是他计划里的一步。
    况且这些人都把制作技艺学去了,林立文就不信,等他们回去后,其背后的主家不会要他们制作一番。
    既然他们都制作起来了,那林立文又何必再送一些腐竹过去呢?
    没得浪费银钱。
    至于这么多的腐竹放在庄子上,林立文也不着急。一来腐竹保质期本就较长,一时半会林立文也不用担心它们会变质。二来他这庄子上养了这么多人,还有那些个学堂里的学子们。
    也就是这会临近过年,不然就这些腐竹量,要不得多少时日便能将其消耗完毕。
    事实也如林立文所预料中的一样,也就那么短短时日,先是京郊附近这一片的乡民们除了在屋子里种各种芽菜以及其他一些生长期短的新鲜蔬菜外,他们还又在家中做起了腐竹来。
    他们从林大郎那里学来的腐竹不仅适宜各种做法,且味道都很是不错。似那骨董汤里烫腐竹,口感也是一绝。因此这些日子,那些下到乡里来收各种新鲜蔬菜的商者们,也很是喜欢收腐竹。
    之后又过了那么些许时日,京城附近这一片紧跟着便又多了好些个制作腐竹的作坊。
    因为不仅各食铺里需要大量的腐竹,如京中那些贵人们也很是喜爱食用腐竹。
    商者历来又都是跟着利益走的,大家见着腐竹这般受欢迎,可不就纷纷办起了这制作腐竹的作坊了么?
    腐竹制作起来也比那冬季蔬菜种植方便许多,最起码没那般占地。
    而且这腐竹受欢迎的程度,还不止是这些人。
    京中便有人瞧见,那万佛寺的和尚也乘坐着马车,去了京城一处腐竹作坊。
    也就是从这一日起,众人便瞧见这作坊时不时的拉上一车腐竹送去那万佛寺里。
    而在素食这一块,时下和尚绝对是很有研究的。
    腐竹的味道本就不错,属于不管怎么做口感都较好的一种吃食了。然万佛寺有一擅厨艺的和尚,做得那叫一手绝佳的素食。
    他不仅用这腐竹研究出与肉口感极为相似的各种素菜。
    一时之间,万佛寺素斋名声大振,腐竹的名声也随着越发的传播了出去。
    那些个百姓虽因着各腐竹作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