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反派有难同当之后 第151节(第 2 / 4 页)
   即便被三面包围,守城大将蔡晃依然稳立无惧,他沉着应对着水陆二战!
    以宿陵为中心点,南梁激援不断,战局遍地开花,最后六路援兵被陆续打退,南梁大军不得不暂退至安邑渡陵一线,大魏对宿陵城全力发动总攻!
    这场鏖战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最终宿陵宣告被大魏攻破!
    东西两座城门先后轰然倒下,城内进入激烈巷战,赵徵与皇帝分别率军自两边城门直入,兵锋凛然,最后于城中央的州衙门前相触!
    沓沓的马蹄声,声势如同闷雷滚动,在州衙门前陡然刹住。
    两个多月了,自七点大战结束之后,由于种种客观主观的原因,这还是皇帝和赵徵第一次见面。
    迎头相触,两人皆跨于马上,一个暗金重铠深沉重威,另一个玄黑甲胄英姿勃发。
    皇帝挑了挑唇,露出一丝微笑。
    赵徵眉峰不动,喜怒不形于色。
    两个目光一碰,旋即分开,暗哼一声,各自拨转马头,赵徵一扬鞭,沉声:“走!”
    东西各据一边,饶是皇帝此战占据甚多优势,但自赵徵往下的柴武毅钟离孤杜蔼柴兴钟离颖等等将领,个个悍然冲锋,战意高昂,到最后,皇帝和赵徵平分秋色,一人占据一半的宿陵城。
    赵徵占据的是北半,这不是随意占据的,看似偶然,实际是精心谋划的。
    “从这里放船下去,可悄然东下郦阴。”
    高耸的城头上,月光清冷,远眺城下大江渺渺薄雾弥漫。
    不管仗打得是多么激烈,这一江大水依然不变,悄然无声流淌向东。
    赵徵和沈鉴云站在城头上,两人正负手眺望在夜色下仿佛漫无边际的大江。
    郦阴是个很特殊的地方。
    它是南梁摄政王的封地,且也很接近西线,目前,摄政王正在郦阴督战。
    “虞王,姜桂之性愈老弥辛,确实有比那小皇帝厉害之处。”
    这南梁摄政王虞长治,他是梁兴帝嫡母虞太后的族弟,老也其实不是很老,也就四十多。
    至于南梁那个正坐镇京畿的现任小皇帝,其实也不算很小了,二十出头,和赵徵差不多。
    但相对而言这么说也不错。
    不过在沈鉴云眼中,却是摄政王比小皇帝更胜一筹。
    先前他彻夜未眠,思索破局之策,反复盘算,细辨之下却发现——没有一个背叛的将领是属于摄政王阵营的。
    李孝俨,戚时平,侯万钧,甚至那个模棱两可的江眠降将孙承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