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姐姐重生了[八零] 第183节(第 6 / 7 页)
杜恒那边不是催得急吗?你去忙这个,厂里的事交给我。”
庞勇搓了搓脸:“成,我是个大老粗,也不懂这些,你看着办吧。这厂子是你的,没人会比你更在意厂子的发展,我相信你。”
“谢谢庞哥,有你这话那我就放开手干了。”叶蔓笑着说道。
等庞勇走后,她叫来钟小琴:“把厂里的技术员,包括朱洪江他们这批大学生的个人资料拿过来,我要看看。”
钟小琴点头说:“好的厂长,不过有一部分技术员的资料在长永县,也需要吗?”
“要的,你打电话给木科长,有车子送货的时候,让司机带过来。”叶蔓肯定地说道。
最后,钟小琴将今年招聘的二十几名大学生,还有以前厂里的技术员的资料都拿了过来。叶蔓一一扫过,将四十岁以上或是文化水平比较低的技术员资料都排除在外,最后只剩三十多人,大部分是大学生,只有少部分是原厂的技术员。
其中赵永安就被淘汰了,他已经四十多岁了,文化水平又不高,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和吸收能力远远不如年轻人,派他出去学习的性价比远不如派大学生出去。
剩下这三十多人,叶蔓觉得都可以试试,但厂里显然不可能一下子派出这么多人去日本学习。不然这么多技术员走了,厂里的运转都要出现问题,因此只能派几名出去,选哪些人呢?
朱洪江肯定要选,他文化水平高,学习能力强,而且对老师傅家电的忠诚度很高,又孝顺母亲,友爱姐姐,叶蔓不怕他出去了不回来,但其他人就不好说了。
现在中日两国的经济水平相差太远了,同样以人民币计算,国内人均年收入一两千,日本却高达一二十万,在日本端盘子、洗盘子都比在国内当教授、工程师赚得多,端一个月的盘子比在国内干一年都挣得多。
所以这一时期也有不少知识分子出国,有些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去华人餐厅打杂。三十年后看起来很荒谬,但在当下,其实也是一种能理解的选择,谁不向往更富裕的生活呢?
因此叶蔓重点还是倾向于选那种在国内牵挂比较大的技术人员,这样回来的几率比较大。
筛选一遍后,叶蔓初步定了十个人,并通知他们过来谈话。
次日,朱洪江等技术人员准时到了叶蔓办公室。
叶蔓让钟小琴将拟定好的合同递给他们:“你们边看边听我说,厂里计划派出一部分技术人员去日本学习,来返的机票费,在日期间的生活费和住宿费,都由厂里提供。你们的基本工资照常发
庞勇搓了搓脸:“成,我是个大老粗,也不懂这些,你看着办吧。这厂子是你的,没人会比你更在意厂子的发展,我相信你。”
“谢谢庞哥,有你这话那我就放开手干了。”叶蔓笑着说道。
等庞勇走后,她叫来钟小琴:“把厂里的技术员,包括朱洪江他们这批大学生的个人资料拿过来,我要看看。”
钟小琴点头说:“好的厂长,不过有一部分技术员的资料在长永县,也需要吗?”
“要的,你打电话给木科长,有车子送货的时候,让司机带过来。”叶蔓肯定地说道。
最后,钟小琴将今年招聘的二十几名大学生,还有以前厂里的技术员的资料都拿了过来。叶蔓一一扫过,将四十岁以上或是文化水平比较低的技术员资料都排除在外,最后只剩三十多人,大部分是大学生,只有少部分是原厂的技术员。
其中赵永安就被淘汰了,他已经四十多岁了,文化水平又不高,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和吸收能力远远不如年轻人,派他出去学习的性价比远不如派大学生出去。
剩下这三十多人,叶蔓觉得都可以试试,但厂里显然不可能一下子派出这么多人去日本学习。不然这么多技术员走了,厂里的运转都要出现问题,因此只能派几名出去,选哪些人呢?
朱洪江肯定要选,他文化水平高,学习能力强,而且对老师傅家电的忠诚度很高,又孝顺母亲,友爱姐姐,叶蔓不怕他出去了不回来,但其他人就不好说了。
现在中日两国的经济水平相差太远了,同样以人民币计算,国内人均年收入一两千,日本却高达一二十万,在日本端盘子、洗盘子都比在国内当教授、工程师赚得多,端一个月的盘子比在国内干一年都挣得多。
所以这一时期也有不少知识分子出国,有些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去华人餐厅打杂。三十年后看起来很荒谬,但在当下,其实也是一种能理解的选择,谁不向往更富裕的生活呢?
因此叶蔓重点还是倾向于选那种在国内牵挂比较大的技术人员,这样回来的几率比较大。
筛选一遍后,叶蔓初步定了十个人,并通知他们过来谈话。
次日,朱洪江等技术人员准时到了叶蔓办公室。
叶蔓让钟小琴将拟定好的合同递给他们:“你们边看边听我说,厂里计划派出一部分技术人员去日本学习,来返的机票费,在日期间的生活费和住宿费,都由厂里提供。你们的基本工资照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