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6(第 2 / 4 页)
讲这件事的后续流程,当天下午她回公司上班,无人解决。直至第二天中午,即周四,她找了HR部门的Helen,跟她反应这件事,想要个公司的说法。此时孟晚声明,到此时,她的唯一诉求是,公司有必要出面解决这件事。但她从上周四等到今天周二,公司仍然无任何说法给她。
    孟晚在写时纠结,她是否不提到Helen的名字,如果这件事真的闹大了,会不会波及到Helen,但也只是犹豫了叁分钟,她没法跳过这个名字。
    最后进入她的个人观点,她将这件事定义为sexualharassment。
    孟晚周末在写这封邮件时,她发现自己写到“性骚扰”时,在中文语境下,她觉得很羞耻,难以说出口,这个词让她下意识觉得,她是不是在小题大做,有到性的程度吗?
    而换一种语言,她能很直接地说出口,这是sexualharassment,能直面这个词即背后含义:在工作场合,如果骚扰频繁或严重,从而造成敌对或冒犯性的工作环境,或者导致不利的就业决定,如受害者降级、辞职,则可能被视为非法。
    在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后,她曾想理性、平静地解决这件事,在诉求非常简单的情况下,却无任何反馈,这也是她写这封邮件的最终原因。
    此时情绪由轻到浓,有冷静到愤怒,以一名普通员工身份质问HR部门和决策层,在这件事发生后,为什么能如此冷漠地忽视员工的正常诉求,以如此傲慢的态度拒绝解决问题。更是问责了HR部门,HR为什么没有做到调节纠纷,处理职场性骚扰问题,这是严重失职。
    孟晚考虑过,她的愤怒应当如何表达,也想过许多种迅速能拨动人的愤怒情绪、对她产生同情情绪和支持的表达,比如着笔在女性职场性骚扰问题上。
    几乎每一篇能迅速挑拨人情绪的文章,写法都以读者为消费者,都各种谋篇布局,在寻找读者的痛点,琢磨他们的情绪点。
    如果这是篇缴文,那她声讨的敌人是谁?
    她挠头写时随手翻了翻手边的一本书,看到了那句经典的: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孟晚瞬间冷静,她的重点不在职场性骚扰问题上,不能从这个点切入去挑拨情绪,搞得不好,这事惹上媒体,公司在被收购后第一个新闻就是职场性骚扰和管理层的不作为,她担不起这个责任。
    敌人现在变了,不是王攀,而是那个男人,Lanny,要开刀的那群人。
    剑须直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