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节(第 2 / 4 页)

    小导师也乐了,问:“——我记得我找给你的第一批paper里还有1986年的吧?”
    “还有56年的呢。”女孩子提醒他。
    红灯亮起,雨水细密地淋在挡风玻璃上。
    他们两人在车里笑了起来。
    “这就是热点专业和非热点的区别,”陈教授笑道:“——尽管非热点方向的人少,大家都不愿干……但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人来研究科学最基础的基石。”
    然后他把笑容一收,神情变得冷酷,道:“now get used to it。”
    沈昼叶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
    如今,终于轮到她独自走向那石砌的山峰。
    -
    沈昼叶的综述和开题报告两个加起来上万字的论述,从开始到写完,统共只花了两个周。
    这么快的原因无怪乎是她读那些文章早读得滚瓜烂熟了,写起来下笔如有神。唯一的问题是这样冷门的方向很难找到期刊接收,就算有,审稿期也十分漫长。
    ——这就是非热点的、基础科学的方向。
    陈啸之接收了word文档,花了两天将它改完了返给她,只有些计算格式问题,还有几个遗漏的数据,沈昼叶改完交过去,又与自己学科秘书聊了许久。
    然后后来,她再登自己的账号,发现自己的学生后台里开题名称全换了,连带开题文件,都换成了新的,仿佛中间七八年一切都不曾发生。
    她对着那课题的名字愣神了许久,甚至有种恍如隔世的意味。
    ……
    沈昼叶踏入北大的朱红校门的那年不过十七八岁。那时她年轻,朝气蓬勃,对自己的聪慧深信不疑,想改变人们对世界认知的全貌,甚至想改变世界本身。
    ——可这世界恨极了对梦想张扬肆意的年轻人。
    它将荆棘与刀剑横贯于年轻人身前,令年轻人将行走的路上万里冰封,朔风如刀。
    于是那个年少的姑娘于险恶世间浮浮沉沉,迷茫又迷失,绕着世界兜兜转转半生,跌得浑身青紫,终于于晨曦破晓之时回到了自己原点。
    只不过这次她抬眼望去,荆棘与刀剑不再令人望而生畏。
    ……
    沈昼叶在电脑前愣神了许久,扣上了屏幕。
    屏幕的光敛去,满室的寂静与黑暗,她趿上小靴子,去敲隔壁办公室的门,叫陈啸之送自己回宿舍。
    -
    阳春三月,加利福尼亚的春天来得猝不及防。
    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