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2(第 2 / 3 页)
费教
    育。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失学儿童,不能不说是一种倒退。
    可惜,按照现有的教学条件,镇上的夜校只能办到初中。
    徐甜甜心说,如果能办到高中就好了。
    这样,她就能拿到高中毕业证了。
    在五六十年代,高中生可了不得,称得上是“文化人”了。
    这个目标,估计到了省城才能实现吧?
    *
    一个星期之后,徐甜甜和凤芝顺利地拿到了毕业证书。
    一家人惊讶之余,不得不佩服。
    翠翠可真聪明啊。
    凤芝也暗暗下了决心,自己也要拿个初中证书。
    夜校里的评卷老师,对这个徐翠翠印象颇深。
    在颁发了证书之后,就上门动员她去夜校当业余教员。
    徐甜甜哪敢出这个风头?
    她连连摆手。
    心说,这么崇高的事业还是让给其他人来做吧?
    这时,启康和冬娃都放假了。
    启康现在读高一,暑假之后就要转到县中去了。冬娃上小学一年级,每天忙忙
    乎乎的。听爷爷说二伯和二娘快回来了,正掰着手指头算日子呢。
    *
    到了大寒那日,一早就下起了小雪。
    街道上,很快就是白茫茫的一片。
    天气不好,店里的生意也很差。
    徐甜甜裹着厚厚的大棉衣,在柜台后面揣着两手,踱着脚。下午,启康带着冬
    娃跑过来陪她。她怕冻着冬娃,就带着他俩在屋里跑圈子,好暖和一下。
    就在这时,看到仨人顶风冒雪进了铺子。
    一开始,她还以为是顾客来了。
    可一瞅,来人是三位军人,其中的两位还有些面熟。
    “您是……”未等她开口询问。
    “二哥、二嫂!”就见启康大喊一声,扑了上去。
    原来是启安二哥和玉梅嫂子回来了。
    同行的还有一位年轻的志愿军同志。他身材瘦削,穿着一身军服,提着一只军
    绿色的帆布提包,两眼炯炯有神,看着十分精神。
    她赶紧上前,招呼了一声。
    又拿着鬃刷,给三人掸了掸身上的积雪。还拉着冬娃,笑着说道:“冬娃,这
    是你二伯伯,这是二大娘……”
    冬娃糯糯地问了声好。
    随后,便好奇地看着。
    启安和玉梅也记得翠翠和冬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