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象形法(一)(第 1 / 3 页)
    任由小朋友们胡乱画了一会儿,李孟羲拍了拍手,“好了,我看看大家写的字怎么样了。”
    李孟羲朝下边走过去。
    小朋友们是排排坐的,一排一排的,中间留有足够的空袭,小孩子们用棍子乱画的笔迹,就在地上。
    李孟羲过去,一个个的看。
    有的小朋友,真的是在地上乱画的,什么都没写出来。
    随着继续往下看,李孟羲多少还看到了一些像那么回事的字迹。
    有的小孩子,用木棍在地上画了嘴巴的形状,虽然画的不那么像,但是,大致是一个封闭的图形。
    当李孟羲走到最后一个大孩子那里,他看到,在这个大孩子面前的空地上,这孩子嫌嘴巴画着麻烦,直接用棍胡乱画了个圈。
    说嘴巴张开像是一个碗的,正是这个孩子。
    有点天赋,李孟羲想到。
    小朋友观察能力是比较强的,有部分人能捕捉到嘴巴张开后,大致的图形是怎样的。
    而这,恰是最早的象形文字的诞生过程。
    李孟羲朝“讲台”走去,走的过程中,李孟羲在想,口这个字,是如何从最早的象形,变成一个方棱四正的正方形的呢。
    走到台上的时候,李孟羲大致想清楚了。
    “大家看,”李孟羲指着门板,门板上光滑一片,“你们看,嘴巴张开,是不是就是这个样子?”
    说着,李孟羲就在门板上,画个一个很形象的有上下唇的嘴巴的简图。
    李孟羲画功不错,画的简单生动,“嘴巴是不是这个样子?”李孟羲指着问。
    “就是这个样子。”
    “是这样的。”
    ……
    下边,小孩子们瞪大着眼睛,此起彼伏的回应。
    “那咱画快一点,多画几个好不好?”李孟羲看着下边的小朋友们,笑着问。
    小朋友们都说好。
    然后,李孟羲吸了一口气,手中的笔开始在门板上奋笔疾书,画都是有上下唇的嘴巴的形状,他越画越快,最终越画越跑形,渐渐的,都不管嘴唇的弧度了,怎么省事怎么画。
    底下的小朋友们都在哈哈的笑,说画的那么快。
    眨眼间,李孟羲一口气画了二十个口字,到最后一个,潦草到了极致,李孟羲为了懒省事,直接画了一个圈了事。
    最像嘴巴的象形文字,应该是四笔,上唇有两个不同方向的唇瓣,下唇亦然。
    随着越写越快,笔划就无法兼顾太多了,画在门板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