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蛇(第 1 / 4 页)
    【以下为防盗内容,正文内容见作者感言】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简称。
    社会主义荣辱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于2006年3月4日下午在第十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次会议的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发表的“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中提出的。提出“八荣八耻”的目的在于引导中国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激发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崇同精神追求,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他还说:“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道德文化基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如果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都混淆不清,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不能做到旗帜鲜明,整个社会的和谐就失去了前提。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和作用,通过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明是非、辨善恶、识美丑,进而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营造氛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战略举措
    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当代青少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谈话中特别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既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青少年一代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又指出了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中“虚化”、“弱化”、“大化”等现象较为突出,需要我们从青少年的实际出发,区别对象,分类指导,在增强荣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