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蛇(第 2 / 4 页)
意识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上下工夫。胡锦涛总书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了新的价值观,非常切合实际。“八荣八辱”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进一步发展,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很强。对于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意义重大。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他们的素质关系21世纪中国的命运,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中华民族的兴衰。看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如何,关键是看青少年的面貌。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一个重要方面。青少年的成长,不仅仅是青少年本身的问题,其背后是千家万户、亿万民众,祖国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抓好青少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全面提同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战略举措。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理论背景。它是我们党继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创新理论后发表的又一重要理论。它表明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度,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中央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的思想。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同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科学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需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指导方针,起着明确指导思想、统一意志、增强凝聚力、打牢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重要作用。
    精神实质
    荣誉和耻辱,是荣辱观中的一对基本范畴,是指社会对人们行为褒贬评价以
    八荣八耻
    及人们对这种评价的自我感受。知荣辱,是人性的标志,是人区别于动物、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准。莎士比亚说过:“我的荣誉就是我的生命,二者互相结为一体;取去我的荣誉,我的生命也就不再存在。”在这里生命与荣誉结为一体。孟子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朱熹解释道:“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有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甚大。
    科学内涵
    其一,“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