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五十一章 背靠大树好乘凉(第 1 / 4 页)
    想到唐青。
    骆强就不由心生敬仰。
    六年。
    超过八千亿美元财富,这是人能干出的事?简直像是神一样,别人创业都是千辛万苦,历经磨难。
    才最终熬出头,修得正果,经历都能写成一本书。
    唐青呢?
    一句话就能概括:这人一帆风顺。
    ————
    上上学。
    看看书。
    一年去不了公司几回,但事业却蒸蒸日上。有了天眼,别人一个月不去人心不稳,唐青一年不去。
    都没人敢有它心。
    整个世界。
    都好像在使劲把机会和钱,往唐青兜里塞一样。而唐青还表现出一幅满不在乎,可有可无的态度。
    想想。
    骆强只能庆幸与其同行,才有了他的今天。
    。。。
    沪市。
    园区。
    看到这么大的订单落地,相关的科研人员们,乐得合不拢嘴,每多一个订单,代表分红丰厚一分。
    这种项目。
    非一锤子。
    今后。
    会按照项目贡献积分,在一定的年限内,享有额外的利润分红。
    “四百多亿,这钱也太好赚了。”
    “对啊!”
    “只能说,董事长太厉害。高瞻远瞩,才有了海上钻矿平台项目,谁能想到,这东西这么受欢迎。”
    “要早两年进公司就好了。”
    “唉!”
    “。。。”
    不知多少科研人员,羡慕海上钻矿设备的团队,很多人光是今年一年的收入,就抵得上很多人半辈子。
    努努力。
    距离财务自由,可不远了。
    当然。
    这个财务自由,是有点水分的。只能说,省着点花,能花到退休。因为对于大多数科研人员来说。
    财务自由。
    并不是按照几千万算的。
    以往。
    他们的观念,一个月八千,一年十万收入,已经算是奋斗目标。可以舒舒服服的把小日子过下去。
    如此。
    工作到退休,三十年,三百万,足矣。
    因此。
    他们的‘财务自由’标准,几百万就够了。千亿级的订单,作为核心的攻关团队,自然受益最大。
    百分级分红,根本不算多。
    “最主要的,还是咱们董事长大方。”
    “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