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二章一线之机(第 3 / 4 页)
安南屯军之叛,牵动江南七州,安东大营和安南大营不得不协手对付叛军,天子有旨平叛之事由安南侯祝谨峰负责,安东大都督苏光祖配合,苏光祖除了依旨派出两万兵马外,便对平叛之事不闻不问,祝谨峰也不会自讨没趣,把帅令传到安东大营来。
“所以说,祝苏两人的怨隙极可能给吴彦浩一线生机。”张克济的巴掌重重地按在魏州地图之上。
…………
元华江,百余条大船从码头顺流而下,百帆映日,甚为壮观。江风烈烈,一洗夏日暑气,吴彦浩按刀站在船头,目光深邃地看着前方,船如奔马,两岸树木村庄一闪而过。这艘蒙冲舰是个富商家的货船,改造之后成为吴彦浩的坐舰,船上可载将士二百余人,粮食千石。
转战千余里,大小战斗数十次,吴彦浩感觉自己有如百练之刀,锋芒毕露、锐不可挡,前方即便有安东大营的八万兵马,吴彦浩也感觉自己能带着弟兄们杀出一条血路。
烈风如酒,逸兴惴飞,身后传来胖子、牛仔、老眯等人的说笑声,吴彦浩感觉热血沸腾,有身后这些肝胆相照的弟兄们,朝庭的那些酒囊饭袋能奈我何,指不定哪天能把天捅个窟窿,到京城把那狗皇帝拉下马。
六十里外,元华江畔,祝谨峰和曹景涵站在一处高坡,看着将士们排成数十条长龙登船,朝庭并没有水师,这些船是从江南转运司调来的,仅有五十艘大小船只,加上征集的商船,一百多艘船只停靠在岸边。
曹景涵道:“可惜,这些船只能运一万人马,再多就有风险了。”
祝谨峰看到曹景涵被江风拂动的白发,叹道:“曹叔,你匿大年纪就不要跟着我东奔西走了,叛军已经落入罗网,你就在仁州坐等消息好了。”
曹景涵笑道:“我写了那本《练兵纪要》后,不少人称我为兵法大家,也有人说我是纸上谈兵,安南屯军反叛历时半年多仍未剿灭,实在有辱声名。”
祝谨峰默然,他知道曹叔并不在意所谓的声名,无论是赞是毁,那本《练兵纪要》都是诸将必读之书,便连漠人都派细作前来购买,从镇北大营到四大都护府都在按书中所述练兵,曹叔是因为自己才不辞劳苦。天子督促的圣旨如雪片般飞来,开始来用辞斟酌,这个月旨意中已不掩饰斥责、焦灼之意了。
“谨峰,我老了,此战过后便不再跟着你了。我准备回老家贻养天年,说不定还能写点什么出来,到时可要你替我找个山清水秀之处。”曹景涵拈须轻语微笑,驱散眼前的凝重。
祝谨峰默然片刻,大声道:“传令
“所以说,祝苏两人的怨隙极可能给吴彦浩一线生机。”张克济的巴掌重重地按在魏州地图之上。
…………
元华江,百余条大船从码头顺流而下,百帆映日,甚为壮观。江风烈烈,一洗夏日暑气,吴彦浩按刀站在船头,目光深邃地看着前方,船如奔马,两岸树木村庄一闪而过。这艘蒙冲舰是个富商家的货船,改造之后成为吴彦浩的坐舰,船上可载将士二百余人,粮食千石。
转战千余里,大小战斗数十次,吴彦浩感觉自己有如百练之刀,锋芒毕露、锐不可挡,前方即便有安东大营的八万兵马,吴彦浩也感觉自己能带着弟兄们杀出一条血路。
烈风如酒,逸兴惴飞,身后传来胖子、牛仔、老眯等人的说笑声,吴彦浩感觉热血沸腾,有身后这些肝胆相照的弟兄们,朝庭的那些酒囊饭袋能奈我何,指不定哪天能把天捅个窟窿,到京城把那狗皇帝拉下马。
六十里外,元华江畔,祝谨峰和曹景涵站在一处高坡,看着将士们排成数十条长龙登船,朝庭并没有水师,这些船是从江南转运司调来的,仅有五十艘大小船只,加上征集的商船,一百多艘船只停靠在岸边。
曹景涵道:“可惜,这些船只能运一万人马,再多就有风险了。”
祝谨峰看到曹景涵被江风拂动的白发,叹道:“曹叔,你匿大年纪就不要跟着我东奔西走了,叛军已经落入罗网,你就在仁州坐等消息好了。”
曹景涵笑道:“我写了那本《练兵纪要》后,不少人称我为兵法大家,也有人说我是纸上谈兵,安南屯军反叛历时半年多仍未剿灭,实在有辱声名。”
祝谨峰默然,他知道曹叔并不在意所谓的声名,无论是赞是毁,那本《练兵纪要》都是诸将必读之书,便连漠人都派细作前来购买,从镇北大营到四大都护府都在按书中所述练兵,曹叔是因为自己才不辞劳苦。天子督促的圣旨如雪片般飞来,开始来用辞斟酌,这个月旨意中已不掩饰斥责、焦灼之意了。
“谨峰,我老了,此战过后便不再跟着你了。我准备回老家贻养天年,说不定还能写点什么出来,到时可要你替我找个山清水秀之处。”曹景涵拈须轻语微笑,驱散眼前的凝重。
祝谨峰默然片刻,大声道:“传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