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大慈大悲的王菩萨!(第 1 / 3 页)
    粥场。
    杨凡品读着《传习录》上新出现的这一篇,心里隐隐有所明悟,正所谓——内圣自修,外王事功!
    道德修养达到极致,即为"内圣"!
    经济事功达到极致,即为"外王"!
    这个观点其实出自庄子,不过后来成为了儒家的最高理想。
    而前一世,阳明先生无论在道德和事功方面,无疑都做到了极致。
    可惜,心学和理学颇多相似之处,许多心学门人一味在"心外无理"上下功夫,空谈心性,而忽略了"知行合一"的"行"!
    这也导致了他们在经济事功方面,难有所成。
    毕竟,并非人人皆是王阳明!
    所谓一样米,百样人。
    人心之复杂万变,甚至良知都并非人人皆有。
    因此,心学后续的分裂和异变其实早在开始就成为定数。
    甚至到了后来,张居正都曾禁毁书院,并以铁血手段铲除心学,可见当时的心学变成了何等模样。
    所以,当杨凡看到这一篇时,才会颇感诧异。
    "外王啊!"
    汉唐时期,就是因为"外王"之道占据主导思想,皆有事功之心,也因此成就了堂堂的天朝上邦,万国来朝!
    "希望阳明先生在这方面的转变再多一些吧!"
    一位人间之圣,若要推行外王事功之道,那必然将事半功倍,起码不会再出现空谈误国的事情了吧
    带着一丝欣喜,杨凡再次看向粥场里那些流民。
    灰蒙蒙的雾气当中,已经有一部分人开始渐渐显露出妖魔化的迹象。
    目睹这一幕,以至于杨凡体内的气血华盖突然隐隐颤动起来,仿佛是族血在哀鸣,一股难以抑制的悲戚,弥漫心头。
    他知道,若是再这么等待下去,不消半日,这些人都将化为妖魔。
    "罢了!"
    他终于有了决定。
    烧书!
    虽然数次使用《传习录》,可多是利用自身催发,并未真正的释放出这部圣人手稿当中蕴含的圣道力量。
    此时为了拖延时间,等待阳明先生到来,只能焚毁此书了!
    他身形一闪,来到了府城上空。
    手托《传习录》,直接激发。
    轰!
    《传习录》瞬间化作一团炽烈火光,宛如天上凭空出现了一轮大日,灰蒙蒙的天空都似乎在一瞬间被照亮!
    遮蔽天穹的圣力,以其为中心,无形的圣力如同涟漪一般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