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农事与书(第 2 / 3 页)
云拿出纸笔,把脑子里的想法记录了下来。
    铁制农具,耕种器械,肥料,耕种方式。
    主要是这四个方向,铁制农具最好办,有钱就行;耕种器械这要麻烦一些,以前小学的时候就学过,古代就有耧车等工具,这玩意虽然薛云不懂,不过他记得小时候有一种播种机,一个人能轻松拉动。
    播种机原理非常简单,下面两个小犁头,后面两个轮子,上面一个装种子的斗,斗下面还有两个轮子,不过这两轮子不是行路的,它上面有一些小坑,间距相同,只要拉着前进,斗里面的种子就会落进小坑,然后掉在地里。
    相同间距保证了种子掉落下去距离也是相同的,这就去播种机,想来应该有工匠能做出来。
    肥料当然只有人和牲畜的粪便,很多地方还懂草木灰肥地,割一些树叶踩进地里,当作第二年的肥料。
    肥力不足的庄稼,不但稀稀疏疏,而且杆细穗短,就像发育不良的人一样。
    这方面薛云能做的不多,他也不懂化肥如何制作,只能教人沤肥。
    其实在很早以前,就有公共厕所,《周礼·天官》官人为其井,除其不蠲,去其恶臭
    狼扈道上者,谓不蠲之物在道,谓之狼籍也。
    《周礼·秋官》狼氏下士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
    不但有公共厕所,还有环卫部门,可见古人思想有多周全。
    就像平高城里面,都厕就有不少。
    前隋的时候,朝廷就安排了人从城里运送粪便,名叫倾脚工,还是一个竞争很强的行业,没有门路做不了。
    很早的时候就有人发现,有粪便的地方,野草更加茂盛,于是就有人利用粪便做肥料。
    《汜胜之书》汤有旱灾,伊尹作为区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区田以粪气为美,非必良田也。
    也就是说,从商朝开始,就有了这一行为,这还是薛云从皇甫德家书籍上发现的记载。
    以前薛云可不会去看这些东西,但是穿越之后,可没啥娱乐活动,想要打发无聊的时间,看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有趣的地方在于,古人没有那么多纸张,所以书写尽量简略,意简言赅,也可以说是微言大义,短短一句话,就蕴含了不少意思,每一句话都值得深思熟虑,让人越看越觉得有趣。
    鉴于古代信息流通不畅,古代典籍中记载的东西,很多都属于作者亲身经历,从书籍中能了解到不少古人生活场景,这也是有趣的地方。
    薛云就当看故事书一般,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