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真凶(第 7 / 12 页)
,虽然没有参加这场战役,薛云还是觉得非常解气。
赢了东突厥,自然要安置东突厥的那些部落族长,官员,大将,不过薛云知道,这些措施只能稳定一时。
暂时稳定而已,草原上的那些部落就是狼,喂不熟的,除非全部搬迁到关内。薛云摇摇头说道。
郭正一很喜欢和薛云聊天,因为他觉得薛云的观念很新奇,很实用,就像他不愿留在中枢,主动要求出任地方官员一样,主观上就与众不同。
那样没用,不说搬迁安置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草原上的部落搬迁到关内,过不了多久,就会有其他部落搬迁过去。
只有融合,才能真正消灭突厥带来的隐患,至于其他部落,一开始很弱小,威胁不大。薛云说道。
以如今这交通条件,生活条件,想要占领草原很困难,那边气候不适合种地,只能放牧,对于汉族百姓来说,不会选择去那边生活。即便朝廷强制搬迁,需要的人力物力也不少,朝廷不会做这种事。
并不是说朝廷没有远见,现代人玩的计谋,大多数都是古人玩剩下的,只是条件不允许,朝廷的精力都在其它地方,国库的钱财也需要用在更需要的地方,这是国家整体经济带来的限制。
办法有很多,不过国家是皇帝的,皇帝不允许超出他控制的人或者事,这也就限制了很多办法,例如分封。
英明的皇帝不可能不知道,分封一个王爷,基本上就能控制草原,但是皇帝会允许一个王爷控制那么大的地盘吗
当然是不允许的!
距离中枢越远,朝廷控制力越差,这一点皇帝心知肚明,所以历代皇帝都会收拢权利,人口于近畿地区,偏远的地方,宁愿空着。
开国皇帝都很聪明,周朝就是分封,后来群雄并起,几百年的纷乱,就是给后人留下的教训;秦朝一统天下,就没有分封,但是二世而亡。
汉朝总结教训,再次分封,不过分封的王爷并没有多少兵权,这就是总结前人教训,想出来更合理的办法。
汉朝之后,英明的皇帝明白了,分封是可以让王朝很长一段时间存在,但还是不保险。
相信有前车之鉴,李世民不可能分封,而事实也是如此。
薛云心里胡思乱想着和郭正一交谈,听听朝廷发生的事情,开拓一下眼界。
当今陛下,雄才大略,如今天下一统,正是专心治理天下之时,以我之见,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朝廷的目光,都会放在地方上,这正是我辈一展抱负之时啊!郭正一双目有神,语气带
赢了东突厥,自然要安置东突厥的那些部落族长,官员,大将,不过薛云知道,这些措施只能稳定一时。
暂时稳定而已,草原上的那些部落就是狼,喂不熟的,除非全部搬迁到关内。薛云摇摇头说道。
郭正一很喜欢和薛云聊天,因为他觉得薛云的观念很新奇,很实用,就像他不愿留在中枢,主动要求出任地方官员一样,主观上就与众不同。
那样没用,不说搬迁安置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草原上的部落搬迁到关内,过不了多久,就会有其他部落搬迁过去。
只有融合,才能真正消灭突厥带来的隐患,至于其他部落,一开始很弱小,威胁不大。薛云说道。
以如今这交通条件,生活条件,想要占领草原很困难,那边气候不适合种地,只能放牧,对于汉族百姓来说,不会选择去那边生活。即便朝廷强制搬迁,需要的人力物力也不少,朝廷不会做这种事。
并不是说朝廷没有远见,现代人玩的计谋,大多数都是古人玩剩下的,只是条件不允许,朝廷的精力都在其它地方,国库的钱财也需要用在更需要的地方,这是国家整体经济带来的限制。
办法有很多,不过国家是皇帝的,皇帝不允许超出他控制的人或者事,这也就限制了很多办法,例如分封。
英明的皇帝不可能不知道,分封一个王爷,基本上就能控制草原,但是皇帝会允许一个王爷控制那么大的地盘吗
当然是不允许的!
距离中枢越远,朝廷控制力越差,这一点皇帝心知肚明,所以历代皇帝都会收拢权利,人口于近畿地区,偏远的地方,宁愿空着。
开国皇帝都很聪明,周朝就是分封,后来群雄并起,几百年的纷乱,就是给后人留下的教训;秦朝一统天下,就没有分封,但是二世而亡。
汉朝总结教训,再次分封,不过分封的王爷并没有多少兵权,这就是总结前人教训,想出来更合理的办法。
汉朝之后,英明的皇帝明白了,分封是可以让王朝很长一段时间存在,但还是不保险。
相信有前车之鉴,李世民不可能分封,而事实也是如此。
薛云心里胡思乱想着和郭正一交谈,听听朝廷发生的事情,开拓一下眼界。
当今陛下,雄才大略,如今天下一统,正是专心治理天下之时,以我之见,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朝廷的目光,都会放在地方上,这正是我辈一展抱负之时啊!郭正一双目有神,语气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