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8章 只看问题(第 4 / 5 页)
然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使得我们沧澜省农村教育状况虽然有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总的看来,我们沧澜省农村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低,与城乡教育存在着巨大差别。
    主要存在着三大问题:
    第一,投入少,经费短缺是农村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由于经费短缺,现有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偏低,教师工资待遇不能保障,学校的教学设施简陋,教学基本仪器不足等也是不争的事实。
    这些现实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质量。
    第二,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令人担忧。
    首先,师资队伍不稳定,农村教师流失严重。
    由于农村地区教师待遇普遍低,有的地区甚至连教师的工资也不能保障,加上他们缺乏进修和专业发展的机会,农村教师也加入了人才流动的大潮。
    这使本来就虚弱不堪的农村教育雪上加霜。
    其次,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低。
    由于农村教育工作环境差,教师待遇低,业务培训少,许多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
    再次,农村中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当前的实际,农村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大都是过去的老教师,他们由于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身体偏差、真正有益的业务培训少,这样的教师队伍构成严重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
    第三,农村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脱离农村社会的实际。
    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教育形成了单一的全日制普通学校教育结构,忽视了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而农村教育的内容和学科设置脱离农村实际。
    接受教育的毕业生回去后缺乏实际的生产能力,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目前,农村人才呈现出“三少”的特点:中高级人才少,专业技术人才少,直接为“三农”服务的人才少。
    没有形成健全有效的农村教育和科技培训体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方式、内容和规模比较薄弱,缺少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实践基地。
    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的不协调性,严重限制着农村教育本身的长远发展。
    ”
    听完沈中锋的这三点分析之后,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