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问药在线阅读 第312章(第 1 / 1 页)
    一定是好事。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当心如止水时就无所谓所有了,做自己初心认为对的事,最终能成就自己。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无宠即无辱,无身即无患。
    当李无恙想到过往时他就会想到经典里面的文字,这些文字阐述的道理真的是朴素的也是无所睥睨的。
    在如今这个年代,没有科学认证过的都是虚妄的,当科学伸展不到的领域都是未知的。
    我们往往虚妄的、未知的都是处于一种不被认知的态度。
    让这些怀着虚妄知识的人,陌生的领域的人都处于一个自我关闭的状态。
    摸索虚妄、探索未知应该是一个科学的态度吧?
    传承文化传承认知应是一个正常的事情。
    但是总有很多被称为玄而又玄的被定义为虚妄的知识、科学不可知的陌生领域在经过传承这一关时会遇到群体认知的瓶颈。
    一块石头当眼睛看见时它存在,当闭上眼睛时呢?
    世界是否还存在?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当一个先天失聪和一个先天失明的人遇到,他们的世界观交集会是怎样的呢?
    一个先天没有味觉的人世界里没有味觉,他是否会怀疑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甘、辛、苦、咸、酸吗?
    有没有想过五感六识既是功能又是桎梏呢?
    打坐入定的人五感六识一般都是主动关闭的。
    当双方都没有证据证明一件事物,且意见相左时,应当如何?
    我想应是搁置争议,共同探索举证,而不是人言多者为真理。
    应是如此!
    如今科技发展迅速,社会宽容,一些不被所知的事物仍是自我关闭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