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相遇(第 2 / 3 页)
道那个徽记是上官家的族徽,虽然他知道上官家不缺他这点要钱,但是他仍旧坚持在攒够钱之后来上官家还钱
    ,门房坚持不收,他们正在推搡时,正赶上采薇他们外出。管家出来看见韩丰在那儿怕他冲撞贵人
    就让主把钱收了,那时采薇要陪母亲去书院看望大哥,韩丰刚出府门往回走的时侯,采薇的马车从他旁边经过采薇撩开了帘子,只一眼采薇就认出了他,他仍穿着那天那身长衫,看得出来由于穿的久了,长衫已经有些破旧了,但仍旧很干净。韩丰听到声音之后抬了抬头,一看有马车经过。他忙往旁边躲去,采薇才看清了他的面容,他的长相很平和没有攻击力,与他身上所散发的气质很符合,眉眼之间是舒展的,却好似有化不开的悲伤。如果要用一样东西来形容它的话,那么大约是古柏。
    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这首词就很好的描写了韩丰身上那种难以描述的气韵。第三次见面是在一年后,当时采薇的大哥学成归来,本可以通过家族推荐直接入仕当官,但大哥为了证明自已的学问,还是选择自已去参加科考取士。采薇陪着父亲母亲去贡院送自已的大哥,在大门口时又遇到了韩丰,当时天气并不算暖和,可他仍然身着单薄。正巧为大哥准备科考的东西时母亲准备了好几副护膝,采薇趁大哥在与父亲说话时偷偷拿了一副,然后再偷偷溜到韩丰的背篓那儿,用披风挡着,迅速将背篓的盖儿掀开扔了进去
    ,让完这一切采薇就偷偷溜回了马车上。其实她不知道韩丰虽然在温书,但害怕背篓丢了。所以就一直盯着,她刚走韩丰就过去打开背篓,一眼就看到了她扔进去的那副护膝。对于采薇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
    ,可对于韩风来说却是这寒窗苦读十几年来得到的唯一温暖。最后一次见面就是在博雅轩的诗会上,当时韩丰已经考中,但是由于没有关系,所以迟迟也没有被安排官职。只得和那些通样没有官职的学子在各个诗会上游走,寄希望于能遇到伯乐或者是能够扬名立万以此来获得别人的推举
    。采薇早早就听到了这个诗会,大哥,二哥都去过。可唯独她没有去过,而且听祖父对这个诗会也是大加褒奖,所以她对这个诗会也是很向往的
    ,但她已经快十四岁,眼看就要及笄了,
    母亲为了她能有个好名声可以议一门好亲事,所以看管她看管的很严。好不容易等到母亲出门去姨母家,她才有机会去拿了二哥的衣服和令牌扮让二哥偷跑出去,在诗会上她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