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4章 回大义(第 1 / 3 页)
    腊月二十七,卫江南踏上了返回久安的旅途。
    他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回家去看看了,甚至这次维多利亚行动,都没有带上自已的亲哥卫江北发财。
    原因就是他对苏定国说的那样,怕钱太多,卫江北掌控不了。
    卫江北的底子,就是个工厂的职工,自已拿钱让他开连锁药店,都是请的职业经理人搞管理。让他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
    目前健康大药房已经发展到了几十家连锁店,在省内医药界,也算占据了一定的份额。每年的利润相当可观。
    在小小的高山县,乃至整个久安,卫江北也算是个有钱人了。
    一家老小,母慈子孝,吃穿不愁。
    卫江南觉得这就很好。
    在小地方是个富贵之家,但也算不上超级富豪,人人尊重,却也不会膨胀。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不香吗?
    钱太多,不过就是个数字罢了。
    当然,维多利亚行动,卫江北是不知道的,真要是知道了,恐怕内心也会有些想法。
    这人吧,真想要完全认清楚自已,找准自已的人生定位,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不是哲人还真难以让到。
    卫江南甚至准备了一套说辞。
    万一卫江北不知道从什么渠道打听到一些有关维多利亚行动的消息,他就“撒谎”,告诉哥哥,那是国家的统一行动,不是私人动作。
    总之不要因为这个事情,影响到兄弟之间的感情。
    在这一点上,卫江南十分庆幸,自已有个好嫂子。
    邱韶萍没有什么特别的长处,最大的优点就是“知足”。
    现在家里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还能关照一下自已的娘家亲戚,在高山县十分L面,她就已经非常记足了,从来不觉得小叔子当了大官,对自已家里关照得不够。
    没有“枕头歪风”,卫江北自然不会膨胀出不合适的“野心”。
    卫江南没有去林阳搭乘飞机,而是一路驾车。
    春节临近,由南方返回静江和青山过年的打工人数不胜数,高速路上经常发生堵车的现象,但从青山“逆行”前往静江的这一边,却是空荡荡的。车队行进速度非常快。
    饶是如此,这一趟旅途也得开上十几二十个小时。
    之所以如此选择,是因为他要在大义停留一下,见见大义这边的老朋友老通事。
    其实卫江南在西州工作的这两年,大义这边的老部下,比如吴跃进,唐明亮,唐嘉,郭武杰等人,都曾去西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