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研究所(第 2 / 3 页)
淮海飞机研究所”。
    那时,马祖枫等人才从全国各地聚集到淮海,而这个项目的正式启动时间是在1970年8月,因此也被称为“708工程”。
    看到郭伟强的认可,苏晨接着说:“那我们来算一算,要维持这600人的基本开支需要多少资金。按现在的工资标准,每人每月60元应该差不多了吧?”
    苏晨是根据他父亲的工资情况来估算的,他父亲谭铭作为1959年的大学毕业生,工资标准是每月52.5元,在当时已经算是高薪了。即便淮海的收入水平稍高一些,但全国的情况都差不多。
    郭伟强想了想说:“可能不需要那么多。”
    事实上,郭教授前不久才加了薪,但他的月薪依然没有达到苏晨说的那个数字。
    苏晨笑着说:“那就按高的算,每人每月60元,600人一个月总共就是3万六千元,一年就是43万二千元。郭老师,我算得没错吧?”
    这不过是简单的数学计算,苏晨高中毕业,这点数学题自然不在话下。
    “我们再给他们增加些福利,一年总计50万元,您看如何?”
    郭伟强心想,如果真有这样的待遇,连他自己都会心动。
    但他还是不动声色,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如果我们假设需要十年的时间来培养这个团队以取得成果,那么所需的资金其实并不算太多,大概500万就能覆盖。
    即使每年都给他们加薪,按照每人成本翻倍来算,总额也不会超过1000万,对吧?"
    郭伟强带着一丝不满回应道:"理论上确实不需要这么多钱,不过,即便如此,1000万对你来说似乎也只是小数目?你年纪轻轻,口气倒不小。"
    苏晨心想,现在的1000万对他而言确实不算巨款,毕竟他不久前在香江的一次打赌中,赌注都达到了1500万美元。
    但他很快意识到此刻并不是回想那件事的时候,于是继续说:"老师,我的意思是,如果西京方面拥有1000万资金,那么吸引马总的团队过来,就不会遇到什么阻碍了。"
    郭伟强想了想,觉得确实有道理。
    若是上级愿意拨给西京1000万——甚至只要七八百万,那么调动人员将变得容易得多。要知道,马总的团队成员都是各个单位选拔出来的精英,他们能够立即投入工作并带来成效。
    如果既能得到人才又能得到资金支持,那真是两全其美。
    但随即他又感到生气。
    苏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