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一路向北(第 2 / 3 页)
的游子吗?”
    见到包钰刚微微点头,苏晨趁热打铁道:“而且我再举个例子,就是荣家,说句不好听的,荣家那才是真正的大资本家,可你看他们家如今的话事人,在咱们夏国的地位如何?”
    这话说完,众人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是啊,连荣家那样的真正豪门都安然无恙,留在大陆的话事人更是步步高升,更何况他们?
    见到众人若有所思的表情,苏晨决定再加一把火。
    现如今,香江还有哪个话题最敏感,也最能触动堂上这帮大佬的神经?
    苏晨终于放出了憋了半天的大招。
    “再说了,离1997年也就只剩下15年啦。”
    这句话就像是一颗重磅炸弹扔进了平静的池塘里,瞬间炸开了锅!
    六爷邵老头儿只得扯着嗓子喊:“大家都安静一下,先听苏晨怎么说!”
    别说,这老爷子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了,但这吼声还真不含糊,难怪能活到107岁,90岁的时候还娶了新娘子。
    随着六爷的一吼,大伙儿又慢慢安静下来。这时,包钰刚开口问道:“苏晨啊,你提到了97年,那你认为97年会怎么样呢?”
    苏晨大声回答:“97年嘛,当然是物归原主啰!”
    这句话一传出,立刻引起了人群的低声议论。
    包钰刚皱着眉头问:“你凭什么这么说?”
    苏晨笑了笑,却反过来问了个问题:“包老先生,还有在座的各位前辈们,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见大家都停下了议论,看着他,苏晨清了清嗓子说:
    “我的问题是这样的,想问问各位,新夏国成立以来已经三十多年了,有没有哪一场仗是该打没打、该赢没赢的?”
    “这……苏公子,你能说说新夏国成立以来,对外打了多少仗吗?”
    有人这么问了一句。这也挺正常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历史或时政的高手,不清楚这些也是情有可原的。
    但对于苏晨来说,这些可都是他的家常便饭,研究历史就是为了从中吸取教训,了解敌人的强项和弱点,这是每个合格的军工科研人员的基本功。
    于是,苏晨毫不含糊地开始了他的新夏国战争历史小讲座:
    “第一场仗,咱们帮着安南打高卢。
    这场仗从1950年8月开始,咱们的军事顾问团帮着安南打了七次大仗,一直到1954年才收尾,结果是高卢人灰溜溜的滚蛋了。”
    “第二场仗,咱们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