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主动进攻(第 2 / 3 页)
真做也要办到。
    妈呀,这才过了多久?半小时都不到吧?这就又来电说战斗结束了,全歼缅军了——
    这一定是恶作剧吧?肯定是在逗我吧?
    这么多年,缅共、自己的果敢军和缅军围绕瑞丽江边的控制权打了几十场大小战役,都是为了打通或者封锁果敢与邦宋的联系。
    但每次占上风的都是缅军,他们占据河道,补给充足,人多势众,缅共和自己发起的几次攻势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可是,这个鲍启盛派来的一个小小团,面对缅军两个团的驻守,兵力差距一倍不说,竟然是人数少的一方主动进攻。
    兵法上不是说了嘛:兵力弱于敌人,就应该避开战斗,弱小的一方如果死守,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现在居然告诉我,人少的一方不仅主动进攻,还把人多的一方给全灭了,这可能吗?这团人,难道都是神仙下凡?
    彭佳声大声命令:“给我发电报问问,那帮小子是怎么打的,怎么这么快,如果敢谎报军情,小心我老彭让他们好看!”
    不久,参谋带来了回电,只有寥寥几个字:
    “我有六门122炮,炮弹管够。”
    彭佳声顿时觉得胸口一堵,脱口而出:“我去……”
    每个军人心里都明白火炮在战场上的威力和意义。122毫米的大口径榴弹炮,简直就是缅北各武装力量心中的圣物。就连彭佳声自己,也曾经梦到过抚摸那乌黑发亮的炮身,激动地流口水——
    然而,那终究只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缅玉各武装力量的武器弹药来源主要有两条路:一是早些年华夏援助给缅共,再由缅共分配到各武装,但这渠道随着华夏援助的终止而逐渐缩水。
    缅共自己的库存都不够用,哪还有多余拿来笼络别人;二是通过暹罗或寮国黑市高价购入,再走私进来。
    不管哪条路,弄到手的主要是枪支弹药这类轻武器,迫击炮、火箭筒都算稀罕玩意了。
    缅北山区多,林子密,道路破旧不堪,动辄几吨重的大家伙在这儿根本没法运输,后续补给更是头疼,别说别的,弹药打光了,上哪儿找去?
    所以,缅北武装所谓的“炮”,顶多是82迫击炮之类的。
    不光他们如此,对面的缅军也好不到哪去。缅玉工业基础薄弱,武器弹药自产能力几乎为零,又遭遇国际禁运几十年,手里的炮大多是不列颠撤退时留下的二战古董,能不能响亮说。
    即便如此,这些家伙还像宝贝一样,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