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屡战屡败(第 2 / 3 页)
久,今天听你骂人,也最痛快!”
    老少二人迎着山风,相视而笑,彼此间多了几分默契。一旁的李伟细细品味自己和苏晨的回答,不禁羞愧,暗自骂道:
    “李伟啊李伟,一提洋人就怂一半,你年纪比人家大,书读得多,怎么看待问题还不如人家透彻?活该你吃亏!”
    此时,山道上陆续出现几个游客,见他们一行人大笑着缓步下山,心中无不赞叹:“好雅兴!”
    下山后,早已过了午餐时间,四人随便找个小馆子大快朵颐,补充体力。老司机发动吉普,一行人返回泰南。
    路上,郭教授终究没忍住,对苏晨说:“苏晨,一路上你没问,但我猜你心里一直牵挂着钕铁硼磁性材料的实验进展。现在,我给你讲讲。”
    苏晨原本是想让郭教授暂时脱离工作,好好放松,所以提议暂时不谈工作。其实他心里急得跟猫抓似的。
    现在目的达成,他也不再坚持,见郭教授主动提起,便顺势应道:“郭老果然放不下工作,那您就说说,我洗耳恭听。”
    郭教授却先不谈进展,皱眉问道:“我还没说之前,想知道,苏晨你为何对时间要求这么紧迫?这不符合材料研究的客观规律啊。”
    苏晨脑筋一转,这几天跟郭教授的相处让他对这位老前辈的敬意更深了。
    尽管老头子先前的工作法子有点儿古板,但这掩盖不住他那颗献身科研、心系祖国的赤诚之心。而且,借着郭教授在学术圈里的威望,有些事儿通过他来办,那效率可是杠杠的。
    于是,苏晨琢磨着,有些秘密得跟郭教授摊牌了。
    “郭老,您清楚,我给您的那份铁基磁材配方,来源有点儿神秘,而这背后,我们得知了一些火烧眉毛的事儿。”
    郭宜城眉头拧成一团,记得第一次见面时,苏晨就含糊其辞,说那配方来路不明,可这跟时间紧有什么关系?还有,刚刚提到的“火烧眉毛的事儿”又是怎么回事?
    他一脸疑惑地瞅着苏晨。
    苏晨接着说:“根据咱们掌握的情报,估计倭国的住友特殊金属公司,再过一年左右,就能把‘钕铁硼’这稀土永磁材料研究个底儿掉,从成分到制作,全搞定。郭老您海归出身,肯定懂‘专利’这词儿吧?”
    在苏晨的前生记忆里,华夏和倭国围绕“钕铁硼”专利的争执,足足拖了二十多年,华夏总是落了下风,说得难听点,那就是屡战屡败。
    但事实上,就算没有苏晨掺和,华夏在“钕铁硼”上的研究,几乎是和倭国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