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之觉醒征服美女系统人气小说 第309章(第 1 / 1 页)
    表面的对治,我们永远没有找到烦恼的根源从什么地方来。
    就是生了病吃止痛药而己。
    所以《楞严经》的特色就是,它从烦恼的根源连根拔起。
    所有的烦恼都是从阿陀那识也就是阿赖耶识,业力所成就的一个心识,它那个心识非常的微细。
    这个心识是流动的、生灭的,习气成暴流,习气就是种子,我们讲潜伏的功能。
    我们过去造了很多善恶的业力,它都是在阿赖耶识当中,睡眠当中,就像一个刹那刹那流动的水流,没有停止。
    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你说阿赖耶识它是真,也不对,因为它是生灭法;你说它不是真,也不对,因为你真实的本性也没有离开你整个业力所形成的阿赖耶识。
    它那个真性也没有离开这个阿赖耶识。
    我们应该说体性是真实的,作用是虚妄的。
    所以它一个真妄的和合体,佛陀对于一般的小乘的根机跟人天乘的种性不随便开演。
    所以我们今天问题点在哪里?我们习惯性站在一个由过去的业力所形成的阿赖耶识,我们住在这个地方,所以我们受了业力的不断干扰,因为我们站错位置。
    那怎么办呢?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
    幻法云何立?(这个地方少了五个字,幻法云何立。
    )那么问题在哪里呢?自心取自心,因为我们第六意识的攀缘心去取着第八识所变现的身心世界。
    我们对于今生的果报,今生的果报从什么地方来?是阿赖耶识变现的嘛,阿赖耶识本身也是一种虚妄的体,所以成佛以后也是破阿赖耶识。
    那么阿赖耶识变现一个果报,我们的内心又去执取它,结果非幻成幻法。
    它本来没有错的东西变成错误了,本来不是颠倒的东西变成颠倒了。
    所以怎么办呢?不取,你应该要慢慢慢慢回光返照,你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