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武器(第 1 / 3 页)
    寻常刺客,不到死的那一刻,武器都不会放下。
    可院子里,留下了一把刀。
    没能把武器带走,说明这个刺客死了,同行的逃跑时,忘记帮忙把刀带走。
    天下的武器行很大,但是现在冶铁技术一般,每个作坊都有自个儿的窍门,故而锻造出来的武器大同小异。
    别人要查出武器来源等于是大海捞针,但裴阙就不一样,天下武器行,最有名的几家都和裴家有点关系。
    裴阙让朔风带着刀去打听,两日的时间,便查清楚刀的来源。是江北一带锻造出来的刀,江北多是弯刀,而裴阙找到的是短刀,所以武器行的人还有些印象。说是一个蒙面公子,看不清脸,却听得出是京都口音,一次锻造了一百把短刀,还有其余武器。
    消息是江北地方的细作传回来,不会有误。
    京都的口音
    裴阙马上想到了裴钰。这是他的直觉。
    从裴钰之前贩卖私盐,到宁州的盐税案,再到这段时间的抢劫杀人案。
    一连串的讯息连在一起,裴阙的心里越发坚定。
    听武器行的人说,对方要的急,出手特别大方,看样子是找了许多家武器行,而不仅仅是一家。
    裴阙又派人去其他的武器行打听,在差不多的时间里,确实有人要了大量的武器。不过并不是京都口音的公子,而是各种各样的人。
    开武器行的,多少都有混过江湖,他们知道不该问的别多问,有钱挣就好,不需要多问是谁。
    一次性要了上千的武器,必定要有许多人工来运输,还要豢养刺客。
    可是刺客并不是随便找几个人就可以培养出来,仵作说壮壮奶奶等人的伤口,非常凶悍。由此可见,裴钰豢养的,肯定是些本就凶残的人。
    案子到了这里,裴阙让京兆尹去查这些年失踪,还有逃跑和流放的罪犯。
    不过需要一些时间,一时半会还不能有消息,但裴阙的思绪已经很清晰了。
    在裴阙查案时,京都外由于出现抢劫杀人案,本来还打算逗留一段时间的流民,能走的都走了。
    城外少了流民,安芷便带着人去了庄园。
    她的女子书院,要办起来了。
    之前开设粥棚的时候,安芷就有让下人和那些没了相公的妇人宣传,若是她们愿意,可以在一月底的时候到京郊的芝兰书院学习生活技能。学费就在日后的工钱里面扣。
    至于京都里的人家,安芷在出席宴会的时候,也有提过几次。最开始大家都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