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宅门深似海 初闻府中情(第 2 / 3 页)
,她的嗽喘之症比往日病发得少,霍氏听了更是喜不自禁,每日吩咐厨房做山珍海味给她进补身子。她屋子里的下人见霍氏如此,更不敢有一丝松懈,尽心尽力服侍在大暖阁。
    原来这大暖阁是当年老夫人暮年养静之所,约有七八间房屋,小巧精致,前厅后舍俱全,下面全烧着地龙,即便外面下着雪,里面也暖如夏日。景秀应景取名清风阁,霍氏没有异议,提了字,挂了匾,往后便由景秀自己打理。
    傅府的女
    儿满十二岁便有自己单独的阁楼,每个月发放例银,自个打理自己阁楼。
    霍氏还调派了个年长的孔妈妈伺候她的饮食寝居。
    彼时,景秀正与巧娘在东暖阁围上熏笼做针线,一旁伺候着两个大丫鬟,听春和解秋。
    正说话间,孔妈妈进屋来请安,景秀放下手头针线,吩咐听春给熏笼加炭火:"孔妈妈坐近些,暖和。"
    孔妈妈笑道:"六小姐真是副水晶心肠,做事说话贴心贴肺的。"
    景秀抿唇一笑:"我回府几日,多亏了您照顾。天气太冷,您可要注意身子。"顿了顿,又道:"我这里也没什么好东西,母亲要厨房熬了一盅燕窝粥,我特意留了半盅,只能借花献佛,还请您笑纳。"转脸对解秋道:"端碗燕窝过来。"
    解秋应了是,忙打帘子去左稍间的小炉里端来。
    孔妈妈推谢一番道:"六小姐太客气了,这都是分内事,太太熬给六小姐喝,老奴千万受不起。"
    巧娘笑道:"这也是六小姐一番心意,天气这么冷,又要你忙上忙下,瞧着这阁楼里置办妥当,六小姐气色也好,都是你的功劳。我们小姐刚进府,不懂这大宅院里的规矩,最兴那乡下人的一套,叫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她有的大家都有,就甭客气了。"
    巧娘接过解秋手里的青花瓷碗,强行推到孔妈妈手上:"趁热喝,糟蹋好东西,六小姐准该心疼了。"
    屋子里的丫鬟全笑了起来。
    孔妈妈受宠若惊地笑着,她在府里待了半辈子,哪里见过这么和气的主子。想当初太太要把她从正房调来,她也是百般不愿。
    这内院里,在太太跟前当差最是体面,哪怕是三等丫鬟,也好过庶出小姐身边的得力。众多下人使银子托关系耍手段,挤破脑袋都愿去太太屋里,可哪里是那么容易的,她只好被分配来六小姐屋里。
    原以为是掉了大坑,不想这位六小姐一进府,就由太太姨娘们亲自接回。
    接着太太接二连三送礼过来,上好的绸缎,几套珠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