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先下手为强(第 3 / 4 页)
答应这一国的要求,眼看天气转凉,扛不住饥荒的北凉军队,铁骑就会踏入雁门关,让刚刚消停了几年的大昌帝国,势必又会被卷入战火之中。
    到那时候,中原之地战事四起,各地诸侯勾结流寇趁机揭竿而起,黎民百姓,又将是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再说,朝中这才平息了太子谋逆篡位的一事,内部形势依旧严峻,人人自危之下,朝纲极不稳定。
    要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横生枝节,那可不是一个明智之举,但是答应北凉国的条件,谁都明白,这无异于资敌。
    如果让北凉吃饱了,那么他们的野心,就会向雁门关内扩张。
    文臣和武将,两班人马也为此争论不休,甚至针锋相对,吵得是不可开交。
    当然,作为辅国大臣的李嵩,是极力主和的,那些文臣,自然是倒向李嵩这边的了。
    争来论去,也就是大昌皇帝为此感到头疼不已的时候,殿上的情形也明确起来,文臣这边,自然是占了上风。
    那一班武将,垂头丧气地站在那里,就像一只只斗败的公鸡。
    很显然,自大将军王霍青由于旧伤复发死了以后,这几年一直没有一个胆气与魄力十足的武将,能够服众从而重振军威。
    大昌由此军心涣散,萎靡不振已有几年。
    居安思危,这个道理都懂,但在文臣得势的这几年里,武将的谏言,已经不被内阁重视了,既就是兵部,也是左愿右逢,能压就压,能拖就拖,甚至把有些谏言,干脆一推了之。
    鉴于殿上的形势,大昌皇帝是看在眼里,也急在心里,但这些,他忧心忡忡,似乎有着说不出的苦衷。
    也正在这时候,银安殿的殿外,忽然传来一阵女人的吵闹声。
    四皇子永泰的亲娘祥妃,不顾殿外带刀侍卫的阻拦,跌跌撞撞地就闯了进来。
    “反了反了,简直是反了!”
    祥妃一进殿,就扑在离榻前不远的地上就跪了,哭喊道:“圣上啊,你可得秉公论断,不然,臣妾就不活了……”
    立在龙榻前的太医院首席太医陈玄因,见状后,马上躬身上前,低声在祥妃耳边说道:“祥妃娘娘,圣上体内残毒未清,经不起这般闹腾,眼下国事正急,还望祥妃娘娘以大局为重。”
    当然,四皇子永泰被打之事,早有前去出诊的太医,已经向陈玄因禀报过了。
    “圣上呀!这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您可得为泰儿做主啊……”
    面对陈玄因的规劝,祥妃哪还管得了这些,继续一把鼻涕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