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意外(第 1 / 4 页)
    吴嫂子往府衙递状子告了苗媒婆这事儿,第一手信儿先递给了周沈年。
    周沈年听完,呆了一瞬,急奔出去请见顾砚。
    离别业码头一射之地,周沈年赶上了顾砚,用力平稳着呼吸,见了礼,笑道:刚刚平江织造司的黄主薄打发人过来,说是桥东巷的吴婆子往平江府衙递了份状子,告官媒苗氏颠倒黑白,拐骗坑害她们孤儿寡妇。
    出什么事了顾砚蹙眉盯着周沈年。
    我可是一句话都没说过。周沈年赶紧先解释了一句,我听说这件事,也是先问了句出什么事了。
    顾砚嗯了一声。
    周沈年接着道:来递话的长随是黄庆心腹亲信,这事儿前因后果他都知道。
    说是黄庆有个同乡,姓张名洪,在府衙王推官身边参赞,前天晚上,黄庆就找到张洪,托他打听那个姓苗的官媒。
    长随说,他家老爷觉得苗婆子连世子爷都敢编排,只怕平时更是肆无忌惮,肯定做过不少缺德事,也许还有不少犯了律法的事。
    黄庆托张洪打听时,自然没敢提到世子爷,只说苗婆子在他大儿子亲事中间使了手脚。
    张洪一问,得知府衙的衙头平吉娶的就是桥东巷吴家的闺女,传说平家当初看中的不是吴家闺女,是中了苗婆子的套路才娶回了吴家闺女,张洪就找平吉打听了几句。
    大约平吉回去说了,他那个姓吴的儿媳妇知道了,说是今天早上,平吴氏先等在衙门口,和吴婆子一起进去衙门递的状子。
    顾砚听完,眼睛微眯,吩咐道:有意思,你悄悄打听打听苗氏和这个吴家。
    是。周沈年忙欠身答应。
    顾砚在码头上了船,往平江城过去。
    湖边,李小囡和晚晴肩挨着肩、头抵着头嘀嘀咕咕。
    远远的,顾砚就一脸嫌弃的看着两人。
    跳板搭下去,晚晴才发现船到了,赶紧拍了拍李小囡的手,急忙往后退了半步,低眉垂眼规规矩矩跟着李小囡后面上了船。
    顾砚斜瞥了眼垂着头,一路小碎步往船后过去的晚晴,看回李小囡,微微弯腰,稍稍凑近些,压低声音问道:你就要嫁给我这件事儿,你告诉晚晴了吗
    八字还没一撇呢就到处嘚瑟我可不是那样的人。李小囡回了句。
    嘚瑟~顾砚拖着尾音,语调里透出了笑意,是嫁进王府嘚瑟,还是嫁给我嘚瑟
    嘚瑟在我们昆山话里,是说鲜格格,骨头轻。不是你们京城的嘚瑟。李小囡回了句,往船舱进去。
    顾砚有几分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