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 1 / 4 页)
    大明时空节点。


    应天府。


    华夏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故宫。


    从承天门一路直行到奉天殿前广场之上,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领着太子朱标以及群臣正在看着空中的天幕。


    “爹爹,这天幕所言当真?我大明日后将何去何从?”


    朱标此时刚满二十,太子之位也坐了近七年之久。


    朱元璋倾尽了无数心血培养他的好大儿。此时他也明白自己大儿被这天幕扰乱了心神。


    他用粗糙的手掌轻轻的拍打着朱标的后背,说道:“兴亡自有定数,如今你已知晓这往后天下之事,岂不能提前做好安排?”


    安慰了朱标后,朱元璋神色凝重的看向天幕。


    内心中轻声的问着自己:“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真就没有哪个王朝能逃脱这个命数吗?未来世界究竟是怎样的?”


    朱标思索着老父亲的话语,心下暗暗点头,随后再次开口。


    “爹爹,这天幕所言,咱大明海上势力乃是世界巅峰。可如今您刚刚裁撤市舶司,海禁命令也已经发布。”


    朱标随后打住,求知的眼神看向老父亲,并未再继续说下去。


    两人身后的群臣战战兢兢的看着老朱家这对父子。


    朱元璋立国后,一直是将海禁视为国策,绝不容忍有人干预。


    今日,虽说有天幕为引子,但太子殿下提及此事,群臣不由得担心朱元璋会不会怀疑有人怂恿太子。


    朱元璋扫了群臣一眼,随后说道:“海禁是不得已而为之,东南沿海倭寇横行,海禁可防备倭寇。”


    “另,海禁一开,我大明又要给前来的朝贡者封赏,今大明初立,根基尚浅,当下最重要的是让百姓们吃饱饭。”


    朱标听后点头示意。两人再次望向天幕。


    群臣也都跟着松了一口气,将注意力转移到天幕之上。


    天幕画面继续播放。


    “究其原因,还是古代交通不便,华夏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面是祁连山和沙漠,南有十万大山,西南有青藏高原,北有阴山,燕山和蒙古高原。”


    “如此地形,导致了对外扩张不利。古代政令从中央到地方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很难说做到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