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 2 / 3 页)
以和,且休士卒。”,秦王被说服。


    先别急着骂嬴稷,从一名君主的角度思考,范雎的议和策略并无不妥。


    秦国先配合在正月割地议和,同年九月,立即撕毁停战协议,再派兵攻赵,剑指邯郸。


    白起闻讯,极力劝阻出兵,嬴稷皱眉不悦,说:“前些年接连兵事,早已国虚民饥,当时寡人哪里有人有粮给你?现在不同了,休养生息后,兵强马壮,这次绝对能一举灭赵!”


    抛开上帝角度,嬴稷的想法很合理。只是,专业事就应该交给专业人去做,他没带过兵,不了解人心。


    经长平之战后,秦军士气正盛,骄兵未必会败,而且那时候,赵国并没有固定盟友。今非昔比,赵王低声下气与燕、魏结亲,又同齐、楚交好。


    只要秦军再攻,援兵很快就到。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终君臣不欢而散,嬴稷坚持发兵,白起患病无法领兵出征。


    后来,王陵攻邯郸进展不顺,秦国又增发重兵支援,依旧未见成效。


    嬴稷一请白起出山,白起以病重推辞不从。


    再败,范雎二请白起,白起分析形势,得出结论,此行必败,嬴稷听闻汇报后,怒骂道:“没有白起,寡人就灭不了赵国吗?”


    一年后,秦军围邯郸被“窃符救赵”解围,损失惨重,嬴稷三请白起,再次被拒,心生不满。


    一月后,范雎四请白起,仍称病不起,嬴稷气愤,削去武安君爵号,将其贬黜为士伍,流放阴密。


    三月后,邯郸战役大败,嬴稷五请不得,见白起还躺在床上,认为兵败的责任全在于白起摆烂,要是他去,早灭赵了!于是将他拉起丢下床,强制命令立刻动身,前往邯郸挽回颓势。


    白起病重上路,走得很慢,嬴稷和范雎早已不满,商议决定将其赐死。


    败仗了,总得有一个人背锅嘛,但这个人,绝对不能是君主。


    至此,百分百胜率的SSSR将领卡,被嬴稷亲手毁掉。


    白起自刎之前,仰天泣啸:“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


    古人云:“杀降不详”,有此下场,或许天命为之?


    人屠天降震六庭,七分气运已归秦。太平本是将军致,不许将军见太平。


    同年,汉初三杰萧何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