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第 2 / 6 页)
蕉的皮递给姜穗涵,问她:“怎么了?”
    皱着眉,这都要走了,难不成反悔了,不想走了?
    姜穗涵咬了口香蕉,很甜,自然成熟的香蕉带有一股甜香,吃起来口感很好,她不由地在心里感慨,幸好有徐昭这个“大款”在,不然她连水果都吃不起。
    和徐昭没什么不能说的,她疑惑着说:“你不了解我大伯母,到了嘴边的鸭子就要飞走了,她怎么可能甘心什么事都不做,可是这两天连大伯母个人影都没看到,我在想是不是我想多了,还是他们突然碰到了棘手的事,一时间腾不出手来找我的麻烦。”
    她比较倾向于后者,才不相信大伯母忽然好心转了性子,大概率是遇到了不好解决的难事。
    徐昭不自在地摸了摸鼻子:“他们有事情要忙。”
    姜穗涵狐疑地望着他,感觉他话里有话,他怎么知道大伯母这几天在忙什么。
    “你跟踪他们?”
    “没有。”徐昭否认,这么无聊的事他才不做,浪费时间和精力。
    见姜穗涵盯着他不放,用很怀疑的眼神看着他,徐昭不得不说出实情:“我以前有个战友老家是这边的,他前年转业去了市公安局,我们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见面了,这次顺便去看了他,拜托他帮个忙,给你大伯母和那位覃同志找了点麻烦。”
    省得他们想方设法来找姜穗涵的麻烦。
    战友很热情,拍着胸脯说没问题,他知道怎么做,一定把事情办的漂漂亮亮的,徐昭相信战友的能力,说好之后就没再关注过黄秋娟和覃荣光,自然不知道两人都遇上了事。
    那个覃荣光有些不干净,虽然目前调查出来的问题还不多,但是徐昭的那个战友很肯定,只要继续查下去,绝对能挖出大料。
    黄秋娟的二儿子被人举报思想不进步,故意摔下楼梯就是为了避免下乡,这是对国家政策的不满。
    姜大伯一家哪里敢和国家对着干,为了平息众人的怒火,不叫人怀疑,不得已主动去知青办给二儿子报名了下乡。
    姜穗涵的二堂哥自然不肯干,家里四个孩子,凭什么就他一个人要到农村受苦受累,他在家里大闹了一场,要求家里给补偿,要钱要票。
    姜穗涵的大堂哥和堂姐不乐意,吵着又不是他们叫他下乡的,家里的东西大家都有份,凭什么都给了他。
    黄秋娟坐在椅子上,右手放在额头上,一副很头疼的样子:“好了,都别吵了,没的叫外人看了笑话,卫明孤身一人到乡下,吃不饱穿不暖的,还要和那些农民一样下地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