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节(第 3 / 5 页)
皇帝年轻人,好新鲜,听得正入神。
    正说笑间,忽有一个小宦官跑了过来,附在大监身边轻声说着什么。祝缨往那边看了一眼,皇帝就说:“什么事?不要鬼鬼祟祟的。”
    小宦官跪了下来:“外面来报,冼相公,殁了。”
    说笑声停住了。
    陈萌幽幽地道:“喜丧。”
    酒就吃不下去了,死了丞相,皇帝不能还高兴地请客吃饭。
    皇帝硬是收了笑,对祝缨等人说:“外间事就拜托诸位啦。”
    ……——
    祝缨与陈萌等人出了后宫,往前面走去,陈萌还是由有力的宦官背着,大家一同到了政事堂。
    政事堂的房子还是那个样子,里面的格局稍有调整。王叔亮、施季行先请陈萌、祝缨上坐,自己再坐。这二人的资历都比他们老,祝缨还正经当过施季行的上司。几人推让一番,最后还是陈萌坐了主座,祝缨单坐一边,另两人坐她对面。林风等都在外面候着。
    陈萌道:“陛下年轻,在他面前说个节略则可,要做事,还是要细说章程的。”
    祝缨道:“章程好说。你们倒给我说说,事情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鬼样子?前脚才说收天下之兵,还还说,有点起色了,中兴也未可知。后脚齐王出奔,满朝文武竟然就干看着?”
    “或许有隐情。”王叔亮说。
    “弄明白也是以后的事了。一步慢、步步慢,你们都没有你们父亲的果决。我倒奇怪,你们都不是笨人,怎么会到现在还没个决断?你们都有顾忌,我没有,我直说了,我要还是大理寺的评事,我真会去查查当天发生了什么。可现在我不是了,你们也不是。”
    “冼敬。”陈萌果断地甩了锅。这事儿陈萌已经休致了没责任,但他还是仗义地说了个背锅人。
    其实还有姚辰英,或者说,“党争”。不过姚辰英正在外面干正事,也不如冼敬讨人厌,陈萌故意把他略过去了。
    话到这里就变得无趣了。
    祝缨道:“好么!你们信里可没说这一茬啊,说说吧,你们还瞒了我什么?”
    还是陈萌:“就那些,党争,缺实干的人才。兼并,还没来得及收拾。你那些道理大家都知道,难做哟。你打算怎么办?”
    “先召人吧。”
    “缺人,”王叔亮中肯地说,“我与施公不但要收天下之兵,也在着力选拔人才了。国家不缺清谈的之士,要的是能够到地方上实干的人。养成一个能做事的官员,非有十年之功不可。经验,只能靠积累,没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