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靠种植药材发财致富 第4节(第 4 / 5 页)
走吧,回家了。”李小寒直起腰来说。
    只是出来的时候,种子可以藏在怀里,回去却没有那么方便了。
    李小寒想着以什么样的借口敷衍过去。
    不过幸运女神眷顾了她,李家堂屋里刚刚好没有人。这种时候,李才荣兄弟是要读书的,陈氏带着儿媳妇在后院菜园。
    李小寒一个箭步,连木盘全端进李贤东王氏房间里。
    幸亏这盘是李小寒自己的盘,不然还不好解释。
    傍晚,李贤东和李生礼回来了,陈氏将李贤东三口人的口粮提过来,分家银交接完毕,这家,便算分完了。
    五吊钱的建房钱加上后来的两吊分家银。
    七吊钱。到底够不够?
    李小寒对现在的物价还不够了解,但是看李贤东和王氏的脸色,便知道这钱是不够的。
    不过,人还能被尿憋死不成。
    希望这三七能挣钱,如果不能,自己跟去城里,看看有哪些药材自己是认识的,城里又有什么赚钱的法子。
    如此想,李小寒便说道,“爹,明天咱们带着三七到城里药堂看看,看这三七能卖多少钱吧。”
    “嗯嗯。”彷徨无助的李贤东和王氏点头。
    对,他们还有三七。还有希望!
    第6章
    次日一早,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鸡鸣声起,李小寒一骨碌的爬起床。
    不过李小寒起床后,发现李贤东和王氏已经穿好衣服枯坐着,神情忐忑,眼底青黑,也不知等了多久。背篓早已背在两人背上,上面摆着王氏纳的草鞋,底下的三七被盖住了。
    李小寒看此,估摸着两人可能整晚都没怎么睡,接过王氏递过来的杂粮饼,都快凉透了,既如此,那不必多说,走吧。
    出门,一路往前行走,离城里越近,人便渐渐的多了起来,背篓的,挑担的,推车的,装满了菜蔬、柴火、粗布,背着草鞋的李家三人,混在其中毫不起眼。偶尔有一两辆牛车驶过,那可是贵重财产,引来路上农人的一片艳羡。
    终于,到了城门口,李贤东交了三文钱的入城费,三人便进了城。
    李小寒观察着,那些挑着菜蔬柴火的农人,或者小摊贩,都往东边去了。而带着棉布的,却往西行。想来这城里,应是东西分区。
    李家三人,李贤东因农闲时候来城里帮工,对城里最熟悉。
    “爹,找最大的那家药堂,人家懂得多。”李小寒提醒说到。
    “嗯。”李贤东闷闷答一声,抬头张望了一番,抬脚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