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第 5 / 9 页)
“我启蒙是学的武生,后来才改行的。”
    “那我可打错了算盘,待会儿的《空城计》,再难不住商老板的。”
    商细蕊不答话,很谦虚地笑着,一会儿退去后台换装,虽得了几句夸奖,脸上却一点得意也无。他自觉今天打得还行,唱的倒不好,都怨胡琴的弦儿忽高忽低,很不随嗓子。上妆的时候,便问人说:“今儿拉琴的那位是?”
    人笑道:“商老板也觉得了?那是‘文场圣手’何少卿的大弟子,傲着呐!”说着,向桌上左倾右倒的酒壶酒杯一努嘴,“上场前还到这儿来喝了两盅,和个小旦拉拉扯扯。人喝了酒,是诗兴大发。他呢,是弦性大发,拿咱们当陪衬,来显他的能耐!狗肚子里盛不下四两油……”
    商细蕊点点头,暗道原来是他老人家的徒弟,其他也没有抱怨什么,戴上髯口就准备上场了。
    第9章
    商细蕊演的诸葛亮上得场来,程凤台竟没有认出是他,看了好多会儿才醒过神。虽然听不懂唱功如何,但是程凤台可算明白商细蕊的过人之处在哪里了。商细蕊就像个一等一的电影明星,别人做戏,顶多演什么像什么,他竟演什么是什么。换了装扮上得台来,走一步,一摇扇,真个儿是孔明还魂,三尺戏台锁住了卧龙。
    台上的卧龙可要命了,那一位大爷的胡琴还是不随嗓子,信马由缰自由自在,忽而扶摇直上九万里,忽而飞流直下三千尺,把商细蕊的火气都唱出来了。金部长以及几位懂戏的客人纷纷皱了眉。这要是在给曹司令唱堂会,那拉琴的早就拖出去枪了毙了。凑凑合合把前面的遮过去,到了一段最著名的慢板,“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拉琴的更要显一显本领,拉得激越无比,尽是婉转花腔,让商细蕊没有插嘴的余地。不过凭良心说,何少卿的大弟子,弦上功夫到底是拔尖的,一段自由发挥拉下来,下面就有识货的人给他叫好。琴师出够了风头,回归本调,开始拉那一段慢板,可是商细蕊却不唱了。
    商细蕊转身走向那琴师,摘下髯口,语重心长道:“人,是不可以这样的。”
    琴师一呆。金部长他们别有一番兴致地看着台上,程凤台更是比看戏来劲。琴师是有逾越之过,可商细蕊现在唱的又是哪出呢?
    商细蕊教导说:“何大叔在世时,常说弦要跟着嗓子走,不能把角儿的嗓子晾着了,得托着腔。兄长一心要显你的胡琴,喧宾夺主,先声夺人,先落了好去,可让台上的人怎么唱呢?若不各尽其职,各守本分,这戏是断不能演了。”
    商细蕊这番道理说的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