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宋 第242节(第 3 / 6 页)
一般的增长?”
    “回官家,不曾。”
    “既然不曾,那天下耕者又能有多少收成,去买那等多的财货?”赵士程解释道,“如今农税还是朝廷根基,发钞修筑铁道、运河、必然大征民夫,耽误耕作,反而少了农人收成,弊大于利。非是不能修筑,只是不能同时兴建,更不能发钞修筑,知否?”
    现在是古代社会,没什么起重机运输车,都是农民一铲土、一挑石的弄出来,耗费时间民力,且还不给人家钱,这种修出来虽然是好政绩,可倒霉的还是农人。至于说给钱请人来修——那成本可就海了去了,他当初修一条铁路,都是用的辽国人民的钱修的。
    赵鼎心悦诚服:“谢官家指点!”
    户部郎官退下后,李凝便听周围的讲义司官员和官家讲起,如今钱荒缓解,并不全是金钞的功劳。
    还有两大原因,其一是禁止私铸铜佛,以前铸造的不论,但若有新铸铜佛,一旦发现,朝廷可以直接没收,举报有一成奖励。
    其二则是搪瓷的盛行。
    搪瓷如今已经和瓷器、玻璃一起,成为新的大宗日用品。
    它比铜盆轻巧,比铁盆耐用,比瓷器坚固,比陶罐精致,尤其是贫民小户,女儿出嫁时,要是能送上几个搪瓷盆碗,那便是倍儿有面子。
    因为这两件事,铜的用量大大减少了,如果不是还在用铜铸造火炮,怕是价格还要进一步下跌。
    赵士程轻笑了两声,说知道了,便不再提起这事。
    下一件事便是准备在两广推行的海上水师,朝臣本来想称之为南洋水师,用来负责福建、广南路一带的海防,同时还提议在密州市舶司建立一支北洋水师,负责江浙、淮海、京东路一带的海防。
    但是这个名称立刻被他们的皇帝陛下划掉了,认为这两个名字都不太好,于是这两支改名为南海水师和东海水师。
    两只水师都会划拨一处官营的船政来筹办海防,至于海防的钱,赵士程准备从两地的海关贸易中出。
    同时,还需要在江浙和广州各建立一所水师学堂,用来培养水师人才。
    简单说,就是要烧钱。
    好在赵士程对这个钱还是很大方,先前裁撤河北路十万旧军,每年可以为国库省下百万贯,如今可以把这笔钱用在两支水师的建设起步上。
    他甚至还有在两支水师建设好后,去这两地看看的想法。
    这事他只提出了一个大致框架,自然会有聪明的属下们去细化推敲,他只需要再他们下个计划书拿上来时,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