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知青的乡下娇妻 第3节(第 4 / 5 页)
子建的高,树也长的好。”地上铺的水泥地平整且干净,不似乡下入眼都是烂泥。
    而且沪市地势平,不像坎子村几步就是一个小坡,再几步又是一个大坡,就算坐车子也十分颠簸人。沪市就不会,坐在车上一丁点儿感觉都没有。
    周文见王安乐对外头的景致感兴趣,就伸过头陪她一道看。
    话说回来,七十八年代的沪市样貌他早忘得一干二净了。此时再看,他既有隔世的恍然,又有旧景重温的感怀。
    夫妻两人头靠在一块儿说说笑笑,意犹未尽之时竟已到了淮海路。
    周文是地道沪市人,住的自然也是沪市极具特色的石库门房子。两人此时正站在弄堂口,只见石头门框上写着“幸福里”三个大字,大字上头封顶且有过街楼,楼里还住了一户人家。
    那户人家姓曾,男人曾灏与周文爸爸周谦同在钢铁厂上班。女人姓余没有正经工作,但因帮着看护弄堂的进进出出,在这一块儿也有几分体面。
    余婶子此时正抱着小孙子坐在弄堂口纳鞋底,见有人要进里弄连忙抬眼打量。一看,她当即笑道:“这不是下乡的周文么?早听说你考回来了,好小子,是个有出息的。”
    话是对着周文说的,可眼神却直勾勾落在王安乐身上。
    周文尚且不知道有大嘴巴将他三次高考的事情传扬了出去,只以为余婶子没见过媳妇这样的大美人,忙笑着介绍道:“婶子,这是我老婆王安乐。长得是不是比电影明星都漂亮?”
    余婶子一愣,倒是少见周文这样不谦虚的。她含糊点了点头,又上上下下打量王安乐几眼,的确是个大美人,他们幸福里还没出过这样标志的姑娘。也难怪周文为了她连大学都不肯上了。
    这般想着,余婶子落在王安乐身上的目光就有些挑剔起来。
    “婶子,你有空去我家里坐坐,我多年没回来有点想家,就先进里弄了啊。”周文肩膀扛着手里提着,饶是身子健壮也有些吃不消。故而说了几句客套话,他就用拎了一个包裹的手牵着王安乐往里弄走。
    余婶子见周文大包带小包,王安乐又两手空空,不免心里说了句“娇小姐”“傻小厮”,暗道“这样的儿媳妇,够方娜受得。”
    又想着周文为了个女人两次不上大学,不免觉得他是个没出息的色胚子。
    王安乐可不晓得旁人对她和周文的评价,她此时正看着弄堂里的房子,竟全是漂亮的小洋楼。
    每家小洋楼都有一圈石头的门框,门扇则为乌漆实心厚木,上有一对铜环。不过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