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4(第 2 / 3 页)
少爷的脸有点红。
院试只考两场,快得话一天半就能考完,而且只要你不是犯了什么大错,院试一般都很好过,最起码也能拿到一个三等“附生”的名额,当然对于赵秉安来说,这样的名次是绝对不够看的。
第一场是正场,考生们不写名,只在卷上标明自己的坐号即可,这场考诗律,是最好过的,几乎不绌人,赵秉安占着比旁人多听一世的便宜,又在他老师手下打磨了那么些年,在作诗这件事上还真的很有几分古人的灵气,虽然他现在笔力还远不能和那些成名多年的大儒才子相比,但同辈人中,他绝对可以称得上数一数二。可惜,科考里这一科所占的比例最轻。
一个时辰不到,赵秉安就拉铃交卷了,巡守的考官们也不急,收卷的时候还特意扫了几眼,可惜这些都是学政府下的幕吏,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倒是都不路声色的,赵秉安也不能看出什么来。
原本是下午未时末才能结束第一场考试,但大家几乎都在午时之前交了卷。考官们也就不浪费时间了,未时就开始了复试。这场就比较正式了,考生们拆除弥封后要详写姓名籍贯,而且外面监考的差役也多了一倍。
赵秉安被前两场考试吓的不轻,就怕这次院试也出什么幺蛾子,结果倒是出乎他的意料,那位学政大人好像是体谅他们一般,出了极为普通的一道策论题,“荀子劝学”。大朔起于乱世立朝,之后又饱受北地蛮夷之苦,儒学凋敝,这些年圣上一直着力扶持,院试出一道儒家策论,这倒是在很多人意料之内。
府试那样刁难的试题赵秉安都做过来了,这个就更不在话下了,只是他习惯了谨慎从事,所以完成这篇策论倒是花了他不少功夫。落下最后一笔,外面的天色已经暗了,赵秉安也不忙着出去,干脆就在号房又待了一晚上,直到第二天,他检查再三,确定什么问题都没有后才交卷出了考场。
赵秉安出来的很早,看天色连辰时都没到。原本他还想着自己可能要独自回府呢,结果一出去就看见他大哥还在外面等着。赵秉安也不知道他是等了一夜,还是早早的就赶过来,两兄弟以前互不搭理,关系一下子缓和之后,他们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最后还是赵秉宰先开的口,“咱们回去吧,母亲他们都等着呢。”
“好。”赵秉安也不大好意思多说什么,但又不想表现的特冷漠,最后,他只是牵着赵秉宰的手上了马车。
相比于府试的轰轰烈烈,这次的院试从开始到结束都显得特别平淡,赵秉安考完之后也不像以前那么紧张,换个说法,这
院试只考两场,快得话一天半就能考完,而且只要你不是犯了什么大错,院试一般都很好过,最起码也能拿到一个三等“附生”的名额,当然对于赵秉安来说,这样的名次是绝对不够看的。
第一场是正场,考生们不写名,只在卷上标明自己的坐号即可,这场考诗律,是最好过的,几乎不绌人,赵秉安占着比旁人多听一世的便宜,又在他老师手下打磨了那么些年,在作诗这件事上还真的很有几分古人的灵气,虽然他现在笔力还远不能和那些成名多年的大儒才子相比,但同辈人中,他绝对可以称得上数一数二。可惜,科考里这一科所占的比例最轻。
一个时辰不到,赵秉安就拉铃交卷了,巡守的考官们也不急,收卷的时候还特意扫了几眼,可惜这些都是学政府下的幕吏,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倒是都不路声色的,赵秉安也不能看出什么来。
原本是下午未时末才能结束第一场考试,但大家几乎都在午时之前交了卷。考官们也就不浪费时间了,未时就开始了复试。这场就比较正式了,考生们拆除弥封后要详写姓名籍贯,而且外面监考的差役也多了一倍。
赵秉安被前两场考试吓的不轻,就怕这次院试也出什么幺蛾子,结果倒是出乎他的意料,那位学政大人好像是体谅他们一般,出了极为普通的一道策论题,“荀子劝学”。大朔起于乱世立朝,之后又饱受北地蛮夷之苦,儒学凋敝,这些年圣上一直着力扶持,院试出一道儒家策论,这倒是在很多人意料之内。
府试那样刁难的试题赵秉安都做过来了,这个就更不在话下了,只是他习惯了谨慎从事,所以完成这篇策论倒是花了他不少功夫。落下最后一笔,外面的天色已经暗了,赵秉安也不忙着出去,干脆就在号房又待了一晚上,直到第二天,他检查再三,确定什么问题都没有后才交卷出了考场。
赵秉安出来的很早,看天色连辰时都没到。原本他还想着自己可能要独自回府呢,结果一出去就看见他大哥还在外面等着。赵秉安也不知道他是等了一夜,还是早早的就赶过来,两兄弟以前互不搭理,关系一下子缓和之后,他们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最后还是赵秉宰先开的口,“咱们回去吧,母亲他们都等着呢。”
“好。”赵秉安也不大好意思多说什么,但又不想表现的特冷漠,最后,他只是牵着赵秉宰的手上了马车。
相比于府试的轰轰烈烈,这次的院试从开始到结束都显得特别平淡,赵秉安考完之后也不像以前那么紧张,换个说法,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