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第 2 / 3 页)
,居然忘记避讳他父亲的名谓,被当殿揭发后惹得皇帝大怒,认为此子不忠不孝,枉有才华,人品无德,直接罢了他的功名扔出京城了。那之后,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达官显贵对于讳饰这件事都是秉着宁杀错勿放过的态度。所以由不得赵秉安不慎重啊,直到再次确认无误后,他才开始在草稿纸上默写通篇经义。
    专心做事的时候,时间过得最快,等到赵秉安腾券完最后一句,放下毛笔,忍不住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刚才写的入神不觉得,现在回过来些神,就觉得全身的肌肉都有些酸痛,想想也是,毕竟端坐了几个时辰了。
    抬头看看外面的日晷,快到午时了,已经有不少人交了卷。赵秉安倒是不急,他查完卷子,又歇了一会儿,等到把自己的仪态调整好了,才气定神闲的把卷子交给了主考官。这份淡然的气度倒是让王开远颇为欣赏,再看看卷子上的籍贯信息,就更是亲切了,不过这不是叙旧的好时机,他微微笑着朝赵秉安点了点头,就算是记下了。
    赵秉安又不是真的毛头小子,主考官一笑就心神荡漾,以为自己怎么怎么样了。恭敬的施过一礼后,他就慢慢踱回了号房。开始养精蓄锐准备下一场。这倒是让王开远更高看一眼,这孩子不愧是出身名门,小小年纪,气度倒是比许多大人都端的稳。
    不过,下一场还得等一段时间,毕竟考生们都累了一上午了,午膳还是要用的。没看见这会子,已经有差役领着食盒往里走了吗。
    对于赵秉安来说,面前这冷透了的四菜一汤算不上精致,更别提美味,但这已经是昌平最好的酒楼所能达到的极限了。所幸,赵秉安也不是个贪图口舌之欲的人,虽然没什么胃口,但为了下午的考试,他还是强迫自己吃了不少。
    旁边那些家境不怎么富裕,吃不起科场餐的学子更惨,这冰冷的天啃着嘴里硬邦邦的饼子,简直跟生嚼冰块没什么区别,而且他们又不敢多喝水,生怕待会去茅厕的时候错过了下一场的开考。
    这一休息就到了未时,听着远处传来的鼓声,所有人也不再在号房外溜达了,赶紧钻进号房等着下一场考试开始。这一场考帖经,题目出的倒是中规中矩,让号房里的许多人忍不住松了口气。
    朝廷律令森严,科场更甚,未结束考试之前,外面天塌了也不干你们的事,当然,里面的人也出不去,除非你不省人事,主考官认为你已经没有考下去的价值了,那你就可以被抬出去了,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除非真的撑不住,基本上没有人愿意去尝试一下这件事到底有多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