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老太后 第71节(第 2 / 7 页)
参加大朝会的时候会回城,其它时间基本都住在大营里,根本顾不上家里的事,让她想让对方帮自己从中说和一下,都找不到机会。
车队刚来到村口,就能看到屹立在那里的碑楼,平容县令带领着县里有头有脸的乡绅,和已经入住眷村的居民,侯在村口,看到柱国公夫人她们下车,赶紧行礼拜见。
柱国公夫人与平容县令合力扯下碑楼上的黄绸,露出上方由先帝亲笔提写的‘康平眷村’四个大字,心情都有些激动。
对平容县而言,这是会记录在县志上的一件大事,用怎样的浓墨重书都不夸张。
在平容县令的带领下,众人一起来到村中占地规模最大,最宏伟的一座建筑中,众人才发现,这里不仅设有供奉英烈的祠堂,旁边还修建的有许多屋舍,不似普通住宅。
平容县令满面红光的为诸位夫人介绍道。
“……这里将会是村学堂,那片建筑是村中遗孤院,现已入住七十多名孤儿,都是十岁以下的孩子,男女分成两片区域,年满十岁以后,他们就会住到村学这边来。”
“多谢诸位夫人的善心,要不是因为有了诸位夫人捐赠的那些物资,这些百姓入住后,肯定没办法这么快就安置好,如今更是家家都有衣穿,有被子盖,有足够吃这一季的粮食,虽是分别来自五湖四海,却都适应得很快。”
因为处处都要求好,陈凤琪当初捐赠的十万两,现已花得所剩无几,承担不了新入住居民的初期生活开支,虽然主持康平眷村的项目组接到的通知,是让他们别着急。
可是考虑到所有能有资格被选入康平眷村的居民,都是一穷二白的那种人家,担心他们过来后,初期的生活肯定存在问题,已经商量一些解决办法。
没想到上面说没有问题,还真就没有问题,他们商量好的解决方案压根用不上,就有这么一批贵人主动送来所需物资,还很丰厚,让平容县令高兴不已,恨不得能给这群贵人多磕几个头,以表感谢。
别说是以立碑铭记的方式表示感谢,就算是用铁铸的方式铭记,他都会尽力实现,所以英烈祠中立的功德碑上,将这群夫人名字都铭刻得十分清楚详实,让众人看了都非常满意,自豪感油然而生。
第九十六章 有点尴尬
在这个女子到死, 都只能在墓碑上刻上某某氏的时代,如今能看到自己的名字被清楚的刻在功德碑上表彰,接受后世人的感念,让这些出钱出物的夫人们, 都是发自内心的感到满足。
在英烈祠中上完香后, 便是众位夫人亲
车队刚来到村口,就能看到屹立在那里的碑楼,平容县令带领着县里有头有脸的乡绅,和已经入住眷村的居民,侯在村口,看到柱国公夫人她们下车,赶紧行礼拜见。
柱国公夫人与平容县令合力扯下碑楼上的黄绸,露出上方由先帝亲笔提写的‘康平眷村’四个大字,心情都有些激动。
对平容县而言,这是会记录在县志上的一件大事,用怎样的浓墨重书都不夸张。
在平容县令的带领下,众人一起来到村中占地规模最大,最宏伟的一座建筑中,众人才发现,这里不仅设有供奉英烈的祠堂,旁边还修建的有许多屋舍,不似普通住宅。
平容县令满面红光的为诸位夫人介绍道。
“……这里将会是村学堂,那片建筑是村中遗孤院,现已入住七十多名孤儿,都是十岁以下的孩子,男女分成两片区域,年满十岁以后,他们就会住到村学这边来。”
“多谢诸位夫人的善心,要不是因为有了诸位夫人捐赠的那些物资,这些百姓入住后,肯定没办法这么快就安置好,如今更是家家都有衣穿,有被子盖,有足够吃这一季的粮食,虽是分别来自五湖四海,却都适应得很快。”
因为处处都要求好,陈凤琪当初捐赠的十万两,现已花得所剩无几,承担不了新入住居民的初期生活开支,虽然主持康平眷村的项目组接到的通知,是让他们别着急。
可是考虑到所有能有资格被选入康平眷村的居民,都是一穷二白的那种人家,担心他们过来后,初期的生活肯定存在问题,已经商量一些解决办法。
没想到上面说没有问题,还真就没有问题,他们商量好的解决方案压根用不上,就有这么一批贵人主动送来所需物资,还很丰厚,让平容县令高兴不已,恨不得能给这群贵人多磕几个头,以表感谢。
别说是以立碑铭记的方式表示感谢,就算是用铁铸的方式铭记,他都会尽力实现,所以英烈祠中立的功德碑上,将这群夫人名字都铭刻得十分清楚详实,让众人看了都非常满意,自豪感油然而生。
第九十六章 有点尴尬
在这个女子到死, 都只能在墓碑上刻上某某氏的时代,如今能看到自己的名字被清楚的刻在功德碑上表彰,接受后世人的感念,让这些出钱出物的夫人们, 都是发自内心的感到满足。
在英烈祠中上完香后, 便是众位夫人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