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老太后 第46节(第 3 / 6 页)
就这么被你们糟蹋了,一点都不觉得亏心,真是无可救药!”
    柱国公夫人听说这件事后,连面都没露,直接吩咐道。
    “乐阳县主做的对,胡校尉,你先安排人让他们给那农家赔礼道歉,再让人将他们好好送回各家府上,告诉他们的长辈,就说是老身说的,从明天起,那些小子都需按时来这里做工,向老农请教,这片地还可补种什么,要负责将这块种好,直到完成釆收后,才算过关,那些不知劝阻主人,还陪着主人胡闹的侍从,都给充军。”
    胡校尉领命而去,陈凤琪才找到机会开口。
    “这是常欣惹的事,夫人何必往自家身上揽?连累府上与其他故交生嫌隙,我这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柱国公夫人却笑着解释道。
    “太尊夫人别嫌我多事,横加干涉就好,圣上最恨这等行径,若是被那些言官给闹上朝堂,这些人不仅自己下场更惨,他们所在的家族也要跟着受牵连,乐阳县主这般惩罚他们,看似严苛,其实是救了他们一回,由我出面,他们各府都要谢我,怎会生嫌隙?”
    但是刚到京中的暴发户李家出面的话,又是另一番光景了,那些人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会记下这笔帐,认为是李家在打他们的脸,说不得还要将这笔帐算到太子头上。
    柱国公夫人很了解京中权贵底上的心态,才会先出这个头,听了她的解释,陈凤琪也明白过来。
    “多谢夫人为我们分担这份压力,都怪我没有教好,常欣这孩子,实在太冒失了。”
    第六十四章 满意
    柱国公夫人却语气真诚的说道。
    “太尊夫人此言差矣, 我就特别喜欢乐阳县主这种能够明辨是非,还心怀大义的好姑娘。”
    “我们徐家乃是行武出身,深知粮食的难得与珍贵,也一直教导家中后辈, 万不可做出这等该遭天谴的祸行, 乐阳县主她小小年龄, 自己生活得衣食无忧,却能如此重视农事,实属难得。”
    陈凤琪并没有真心责怪李常欣的意思, 要不然,她也不会还好好的坐在这里。
    “只要下力气干过农活,体会过在田间劳作的艰辛,感受过丰收的喜悦,承受过欠收或颗粒无收的打击, 就能知道百姓种庄稼的不易,粮食的来之不易。”
    听她这意思, 是李常欣曾下地干过活, 柱国公夫人有些意外。
    “太尊夫人的意思是,乐阳县主他们也要下地劳作?”
    没听说李家竟能穷到这个份上啊, 据说皇上太子殿下被送到李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