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7第十六回(第 4 / 5 页)
接旨——”
    原是内侍来鄂国公府宣读皇帝的圣旨。
    宣旨的内侍将圣旨念到这里,却卡了壳。
    因为他都喊了接旨了,高文却并没有下跪。
    只有高公爷身后的两名小厮跪了,国公爷自己还稳稳伫立着,而且他的双手还依旧背在身后。
    置若罔闻。
    内侍抿抿唇,又重新开始念:“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鄂国公高文接旨--”
    “公公,你先说说圣上下的是什么旨意,微臣再考虑接不接。”高文打断了内侍的话。
    宣旨的内侍生生张大了口,发不出声。
    “国公爷——”千重在高文身后扯高文的袍角,求他跪一跪。
    高文浑若未闻,愈发挺直了身躯。
    宣旨的内侍见这情形,一时没了注意。他暂且先收了圣旨,同左右另外几位内侍私语了一番。
    宫人皆晓,皇帝向来对这位年轻蛮横的鄂国公格外宽容。几位内侍商量了片刻,决定就顺着高文,在宣旨前便将圣旨上的内容告诉他。
    执着圣旨的内侍躬了躬身子,笑着道:“国公爷,十六天后是老鄂国公的忌日,陛下将亲往将军陵祭拜,旨令您随驾同行。因着三日后启程,陛下让国公爷您事先备好行装。”
    高文的父亲,高老国公葬在今帝亲拟的将军陵,距离京西六百七十里,皇帝御驾走走停停,约莫要走十来天。故而今帝特遣内侍来国公府宣旨,好意提醒高文早做准备,三日后能及时随驾出行。
    谁料,出乎意料的,高文的反应竟然是大笑两声:“哈哈!”
    他笑得狂迈,声抵长空。
    内侍们面面相觑,还在一起猜测高国公这是什么意思,就听见高文斩钉截铁地说:“公公们,你们回去禀复圣上,就说微臣不接这道旨!”
    高文言罢举手拂袖一挥,格外坚决。
    内侍们既为难又害怕:“这……国公爷,您这……”
    就在这个时候,徐卷霜和广带刚巧穿过后堂,从后门绕进正堂。
    徐卷霜才进门,就清楚分明地瞧见高文对一群内侍说:“不用怕,罪责尽管都揽在我身上。你们回去就跟圣上说,微臣病重神志不清,早就不记得老国公爷的忌日了,叫她去就行了!”
    徐卷霜听这话大不对劲,她仔细观察,又发现内侍中还有一人执着明黄的卷轴。
    徐卷霜没见过,却也能猜测出来:那内侍执的,莫不是圣旨?瞧这情形,莫不是高文抗旨不遵?
    徐卷霜心里咯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