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 2 / 3 页)
得很。
眼前这叫做姜苒的孩子,真可怜。
嬷嬷从随身荷包拿出十两银子,「去买几套好看的衣服,首饰也要,钗子得用金子,给你一天办置,后天便到府上。月初领上个月的月银,月底休沐两天,剩下的银子买点好吃的给你姨娘吧。」
姜苒一喜,「谢谢嬷嬷,敢问嬷嬷贵姓?」
老嬷嬷见她懂事,点点头,「老太婆姓黄。」
「谢谢黄嬷嬷,能给贵人当丫头是小女子的福气,也请嬷嬷提点一下贵人喜好,免得小女子无意间冲撞了贵人。」
黄嬷嬷见她命运多舛却不卑不亢,也不矫情推辞,相询时仪态落落大方,露出一丝笑意,这便说了起来。
主人家姓窦,行九,是窦贵妃的娘家子侄,原本是想出京游山玩水,所以只带了褚姓表弟跟几个小厮,没想到在玉佛寺跟祈瑞大师一见如故,便想在这边住上几个月好讨教一番,既然要住上一阵子,自然还是得找个丫头。
姜苒知道那位祈瑞大师,学问很好,据说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连梅花府的知府偶尔都会上佛寺去请教事情,这么厉害的人为什么出家,还有段故事。
据说年轻时的祈瑞大师是上过京城想赴考的,没想到入京后严重水土不服,别说考试,连下床都没办法。
隔了三年后,提早上京,一个月的路花了三个月才走完,心想这样总行了吧?结果还是不行,照样吐,晕,饮食不思。
又隔了三年,他花了半年慢慢入京,结果并没有改变。
哀莫大于心死,这便出家了。
由于他的学问实在好,于是每隔一天便在玉佛寺旁边广场教孩子念书,不用钱,穷也没关系,用笔沾了水写在桌子上当练习,就这样刻苦。三十年来居然也出了十几个秀才,考上秀才自然有富户乐于结亲代为请西席,考举子,即使没考上,也因为识字能到铺子做事,不用到码头当苦力,耕地要看老天爷赏饭,当帐房可不用害怕晴天下雨的,可以说有不少人的人生都因为玉佛寺,因为祈瑞大师而改变了。
要说窦九爷跟祈瑞大师一见如故那完全不意外,姜苒见过大师几面,很可爱的老爷爷,十分慈祥。
窦九爷如果要住玉佛寺,那当然是有房间,不过住在佛寺就得守规矩,得早起,早睡,吃素,谨言,京中住习惯的爷,突然要改成和尚作息,当然没办法。
姜苒觉得还不错,重学问,总比为了花魁留下来好。
询问清楚了,再三跟黄嬷嬷道谢后,姜苒便告辞。
手握着十
眼前这叫做姜苒的孩子,真可怜。
嬷嬷从随身荷包拿出十两银子,「去买几套好看的衣服,首饰也要,钗子得用金子,给你一天办置,后天便到府上。月初领上个月的月银,月底休沐两天,剩下的银子买点好吃的给你姨娘吧。」
姜苒一喜,「谢谢嬷嬷,敢问嬷嬷贵姓?」
老嬷嬷见她懂事,点点头,「老太婆姓黄。」
「谢谢黄嬷嬷,能给贵人当丫头是小女子的福气,也请嬷嬷提点一下贵人喜好,免得小女子无意间冲撞了贵人。」
黄嬷嬷见她命运多舛却不卑不亢,也不矫情推辞,相询时仪态落落大方,露出一丝笑意,这便说了起来。
主人家姓窦,行九,是窦贵妃的娘家子侄,原本是想出京游山玩水,所以只带了褚姓表弟跟几个小厮,没想到在玉佛寺跟祈瑞大师一见如故,便想在这边住上几个月好讨教一番,既然要住上一阵子,自然还是得找个丫头。
姜苒知道那位祈瑞大师,学问很好,据说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连梅花府的知府偶尔都会上佛寺去请教事情,这么厉害的人为什么出家,还有段故事。
据说年轻时的祈瑞大师是上过京城想赴考的,没想到入京后严重水土不服,别说考试,连下床都没办法。
隔了三年后,提早上京,一个月的路花了三个月才走完,心想这样总行了吧?结果还是不行,照样吐,晕,饮食不思。
又隔了三年,他花了半年慢慢入京,结果并没有改变。
哀莫大于心死,这便出家了。
由于他的学问实在好,于是每隔一天便在玉佛寺旁边广场教孩子念书,不用钱,穷也没关系,用笔沾了水写在桌子上当练习,就这样刻苦。三十年来居然也出了十几个秀才,考上秀才自然有富户乐于结亲代为请西席,考举子,即使没考上,也因为识字能到铺子做事,不用到码头当苦力,耕地要看老天爷赏饭,当帐房可不用害怕晴天下雨的,可以说有不少人的人生都因为玉佛寺,因为祈瑞大师而改变了。
要说窦九爷跟祈瑞大师一见如故那完全不意外,姜苒见过大师几面,很可爱的老爷爷,十分慈祥。
窦九爷如果要住玉佛寺,那当然是有房间,不过住在佛寺就得守规矩,得早起,早睡,吃素,谨言,京中住习惯的爷,突然要改成和尚作息,当然没办法。
姜苒觉得还不错,重学问,总比为了花魁留下来好。
询问清楚了,再三跟黄嬷嬷道谢后,姜苒便告辞。
手握着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