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3(第 2 / 3 页)
已是秋季,少女依然穿着夏季的薄纱,一双雪白的纤足赤着踩在地下,看着十分惹人怜惜。
    李流光的目光扫过少女,略微顿了顿,自回到大唐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胡姬。他的反应落在几人眼中,何览目光闪了闪,阿布脸上浮现出一抹喜色。唯独沈倾墨看在眼中,似想到什么,眸色暗沉,眼中满是阴鸷。
    “小郎君请看。”阿布笑着上前一步,掀开盘子上的彩帛,一个三足浅绿酒樽出现在众人面前。他略带骄傲道:“这是我大食工匠生产的佛朗嵌,以铜作身,又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在铜身上,涂以色釉烧制而成。在我大食国内十分珍贵,是供奉哈里发的圣物。”
    待李流光看清酒樽的样式,表情不由略带古怪,眉头微挑地打量着面前的彩色酒樽。他不说话,沈倾墨阴着脸,何览倒是十分捧场地凑过来,对着酒樽艳丽的外表惊叹不已。纵是第一次见,何览也知道这个酒樽估计价值连城。若是他自个,恐怕这辈子都未必有机会见到。
    眼见着何览一副没见识的样子,沈倾墨漫不经心地开口,“不过一件大食窑罢了。”
    “大食窑?”李流光好奇道。
    对上李流光,沈倾墨颇有耐心,轻描淡写地解释说:“这也就是普通的器皿,我家中也有几件。因着是从大食传入,一般都叫大食窑。你若喜欢,回去我找了送你。”
    他说的家中自然便是宫中。李流光轻笑起来,看着有大食窑之称的佛郎嵌只觉得有趣。这个东西他前世见得多了,不过不是叫佛郎嵌,而是简化的珐琅,又称景泰蓝。
    李流光记得他曾跟着父亲在一个拍卖会上见过一个明万历时期的掐丝珐琅器。彼时主持人便介绍过掐丝珐琅源自波斯,大规模传入中国是在蒙元时期。随着蒙古铁骑横扫亚欧大陆,很多大食工匠被俘,连带着珐琅工艺也在国内蓬勃发展起来。李流光是知道明清景泰蓝十分流行,但没想到早在大唐便有珐琅器自大食国传入。
    听沈倾墨一口叫出大食窑的称呼,阿布看他的眼神顿时不同。佛朗嵌在大食国内也属于贵族用品,万里迢迢通过西域商道运至大唐,价格自然十分昂贵,能买得起的人屈指可数。然沈倾墨不仅认识,还说家中有几件,阿布不由暗中猜测沈倾墨的身份。
    当然,他最关注的还是李流光。“小郎君你看……”阿布陪着小意道。
    李流光敛去眼中的古怪,笑道:“多谢你的好意,但这个酒樽太过珍贵,我不适合收下。至于硝皮的方子,还是那句话,我已送给安公,是否卖出是安公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