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他只想要个答案(第 4 / 6 页)
带来。”
    “稍安勿躁,今年的招生,在昨日就已经结束了,若是这位学生家长想让家里的女儿读书,须得等到明年才行。学校有学校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人家校长都这么说了,这富商虽说觉得遗憾,却也只能如此了。
    他有一儿两女,原本对闺女是不怎么重视的,现在听到女子居然也能做官,还不如广撒网,他还不信了,三个孩子里会一个出息的都没有。
    虽说日后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若是女儿出息了,嫁的夫君身份肯定也不低,亲家之间,总得互相帮衬帮衬不是?
    做生意的嘛,眼光总是要长远一点。
    这堂课,章琦说的酣畅淋漓,下面的学生家长也是听得激情澎湃。
    似乎一堂课下来,他们就看到自己儿子日后光宗耀祖的场面了。
    再说每年的学费也不高,只有书本费而已,缩缩裤腰带也就存下来了。
    唯一遗憾的就是条件实在不好,不然把家里的孩子全部都送进来读书,七八个孩子的,里面难道一个好苗子都没有?
    看来接下来的一年,得更加的拼命干活了,为了孩子们日后出人头地,他们也不能闲下来。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个时代的人,都信奉这句话。
    女子读书,自然被人所诟病,他们觉得女子无才便是德。
    可如今天子是女人,甚至还有县令也是女人,即便心里觉得不合适,终归也有人想试试。
    被压迫的久了,一旦知道她们可以站起来,打开一个缺口,总会有一些先行者,蜂拥的向外钻。
    并非人人如此,有的就是觉得女子不能这样,不能那样,这种思想的不仅仅是男人,还有很多的女人。
    她们没那个能力,或者是压根不想站起来,于是看着那些站起来的女子过得精彩纷呈,风生水起,会心生妒意,各种贬低。
    按照章琦的想法,日后若是娶妻,他觉得娶一个同僚也是很好的。
    若是日后他与刘萱在一起,至少两人不愁没有共同的话题可聊。
    按照陛下所说的,这可能就是所谓的三观中的一种观念。
    三观契合的人在一起,会携手走的很远很远,单纯的爱意,是无法支撑两个人走到最后的。
    他现在还不是很懂,或许要用很长的时间来摸索,去证明。
    当晚,三人聚在县衙后院喝酒闲谈。
    即便刘萱是女子,可她的见识与学识,足以融入到两个男人之